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家紡經濟
金融危機依然或明或暗地影響著中國家紡經濟,但這種影響已經接近于強弩之末。近來,一些家紡的重磅動作很能說明問題。當危機尾聲到來之際,業界熱切關注的是,家紡企業是否在大沖擊下重新排位?這種改變當然包括在國際家紡行業這個大坐標下,中國家紡名次地位的確立以及對國內家紡企業競爭力的重新認識。
風暴下的“迎前戰略”
在金融風暴之前,家紡企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強烈地關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雖然沒有哪家權威機構對他們進行對比與排名,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尺度,因為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直接關系著產品的銷量,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
“這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對于家紡經濟而言來的正是時候!敝袊壹徳O計研究中心主任徐行健別有新解,“因為近年來家紡企業起跑太快,沒有時間、精力靜心思考,大都忙于參加各大展會、出國學習,這造成中國家紡設計過于浮躁,原創的東西明顯缺乏積淀和厚重感!
徐行健甚至不止一次疾呼:一定讓設計慢下來,再慢下來!
快,欠缺周密思考;快,容易欲速不達。從這個意義上,金融風暴反而給中國家紡界冷靜思考的機會,“給紅熱的鐵塊一瓢涼水更容易鍛造成鋼”。
可喜的是,中國家紡企業沒有虛度這一困難時期,為了新的開端,也為了迎接新的格局,他們開始了競速奔跑,紛紛啟動“迎前戰略”。
“羅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例。9月10日,金融危機繼續蔓延的時期,上海羅萊家紡有限公司頂風上市,這猶如一劑猛藥,催醒了處于蟄伏期的家紡企業;蛟S大多數家紡企業還在利用這個時期進行優化調整,而“羅萊”已經開始起跑了。
有數據表明,羅萊家紡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受挫極。航刂2009年7月,羅萊家紡已經在全國31個省市的500多個城市發展了600多個加盟商,建立了1723家網點,其中加盟店1492家、直營店231家。上市的成功更為羅萊家紡注入了強大動力,他們募集到9億元的資金,將有相當一部分用于直營渠道建設,計劃新增3家直營旗艦店、65家直營基礎店、58家直營商場專柜。公司董事長薛偉成躊躇滿志:羅萊正在構筑起家紡帝國,未來兩三年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期。
無獨有偶,孚日家紡在上海也打出了震撼業界的組合重拳:中國家紡新型纖維開發應用推廣基地揭牌、“漢麻纖維戰略合作”以及“竹纖維推進戰略聯盟合作”達成、孚日家紡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家紡產業園、影視明星林志玲傾情演繹秋冬新品……金融風暴下,孚日家紡高調的頻繁動作顯示出經營者的強大實力和堅定信心。這一切標志著孚日家紡在品牌戰略上又邁出了重要步伐。
江蘇“夢蘭”、上!八恰、湖南“夢潔”等一批家紡品牌也平穩度過金融危機時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這些企業都想在新一輪的洗牌中搶得先機,在新格局的排位與整合中,爭得話語權。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畸形現象,就是很多企業家錯誤地認為,家紡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體現在能否成功上市,由此造成一大批家紡企業對上市趨之若騖。
造成家紡企業冒險上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認為,家紡行業的“梯隊”必定有實力。“梯隊”的光環吸引著他們盲目擴大規模、上馬新項目、購買榮譽證書……
對此,上海襲人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吳啟峰分析道:“并不是所有的家紡企業都適合上市,上市也并不是競爭力高下的指標。從目前股市行情以及經營現狀來看,并不能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利好。相反,企業可能會因為對于資本運作以及虛擬經營的陌生而導致現實的業務受阻!
“家紡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品牌規劃以及綜合實力來決定如何投資戰略性的項目,一旦決策失誤,可能會導致致命的結果。因為從整體實力上看,中國家紡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遠遠低于其他資本運營比較充分的行業!眳菃⒎逄嵝鸭壹徠髽I。
也有專家分析,這是中國家紡進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甚至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也是“補課”必須要交的學費。
競跑下的“別樣一幕”
當然,在這個進程中,我們也看到了競跑下的另一番景觀:近日,北京工商局通報了2009年第二季度床上用品監測結果,28個批次的不合格床品被強制退出北京市場,涉及17家家紡企業。
就在發稿前夕,記者還接到上海某知名品牌致電,請媒體“通融”一下即將被曝光的家紡產品質檢情況。
產品質量一直是家紡產品的敏感神經,標識、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縮水率等一直是困擾家紡企業的問題。有的企業認為標準過于苛刻,有的企業強調相差只有微米級……但無論如何,在競跑中,企業不能以犧牲消費者健康為代價來換取自身發展,更不能以一堆理由搪塞了事。正視才能求得發展,正視才能提升自己。
要想在家紡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靠偷工減料、投機取巧是終難實現目的的。產品質量是企業的根基,近年來,許多企業在抓設計和渠道的同時,卻嚴重忽視了基本的一點:產品品質。實際上,質量是一切的基礎,離開了產品質量,設計、營銷就成了“花拳繡腿”,品牌、文化更是無稽之談。
當家紡行業進入調整時期,格局尚不明朗,但陣營的分化與組合已經相當明晰,只是在離終點尚遠的過程中,誰在領跑?誰在跟隨?正是這個拉力長跑賽,檢驗著企業的實力與耐性,考量著企業的素質與定力。
在上文提到的“別樣一幕”中,那些不規范的企業在競速中將被落下,或將成為新格局中的恥辱一筆,不管怎樣,在重新排位的過程中,這些企業已經輸得一塌糊涂。他們要用百倍努力來證明自己,要用研發實力來擦拭陰影,但這個過程又是漫長而艱辛的。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