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嬰童企業 中國一定是老大
特殊背景下的中國嬰童經濟
文/謝宏
我講幾個背景,個背景是全球經濟對行業的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我個人的理解這場危機不僅僅是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的層面是結構性的問題,根據我跟很多國際行業品牌的接觸了解,會發生一個什么情況?是真的受到打擊,這種打擊需求之下,特別是國際品牌會更加看重中國的市場,他們對中國市場更感興趣。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個人認為,對我們本土企業不見得不是好事,而是更艱巨的壓力。 這是個跟大家分享的,本土的企業怎么樣做強、做專。
第二個背景中國經濟從中國行業的角度來看,剛才非常贊成張教授的觀點,我覺得先個奧運會以后,包括上海市,我認為我們國家現在核心經濟的轉變應該就是擴內需,否則就是沒有成長,因為我認為經濟的成長性決定的,這個問題解決了后面的內需還有現在的政策,應對嬰童這一塊的挑戰,也會創造一個非常良好的氛圍。不管怎么樣有一點我們非常堅信,因為中國文化是非常好的,特別是嬰童經濟的背后其實是一個親子文化的支撐,親子文化,“親”就是父母親,“子”就是孩子,是整個文化繁衍生息的脈絡,這個文化我相信很難割舍,不管內需戰是否奏效,我認為嬰童經濟一定會發展。
第三個從我們整個行業來看,現在對整個行業的不信任,這也是我們一定要汲取到教訓,這個行業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剛才講了,是一個專業消費品行業,其實需要一個專業團隊,F在這個專業渠道,自從2002年貝因美開了全國家嬰童的專賣店以后,現在已經發展到了300家,我個人預計,在三年之內,要發展到500家,所以遠景可以達到4、5百家,如果這個渠道起來了,一定會帶動整個行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為什么呢?第二個行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就是渠道。
我認為杭州天時地利人和,正好是發展到了這么一個規律,我們從行業協會的角度,傾力打造產業功能的優化,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為什么產業要集聚,可能要素集聚以后,資源是會上升的,產業集聚了以后,綜合的運營成本會下降,因為現在印象很深的,我到貝因美第三年去訪問日本,當時他跟我分享一個觀點,當時日本大概有65%的產品在中國生產,他說有一個問題很煩惱,每年都要去中國檢查一下工廠,從北到南,這個非常煩惱。
還有一個觀點,未來嬰童企業,中國大,一定是全球老大,如果我們啟動內需戰略奏效了,特別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能夠調整轉變產業結構。因為中國的小朋友世界大,就像紐約的玩具展,為什么到目前為止,全球是號的,中國未來在嬰童產業這塊一定是中國大。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希望我們嬰童的同仁,我們這方面的專家和有識之士,能夠更多關注嬰童經濟,把嬰童經濟真正做大,因為嬰童產業不一樣,就像這次《東方瞭望周刊》提到了,如果小朋友都喝著洋奶粉,用的是進口品牌的用品,嬰童產業發展有很大的空間。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我已經在07年有一個報告里面就談到了嬰童產業的屬性,當時有一篇文章叫《特殊的產業》,我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分享一下。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