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場規模與增長趨勢
歷史增長分析
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顯著的增長。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9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總規模達到1755億元人民幣,過去五年行業增速從16.7%下降到7.9%。這一變化反映了市場從快速增長逐漸進入成熟階段。
2013年至2022年間,國內奶粉產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在2019年有所回升,2020年達到101.23萬噸。這一產量的波動與市場需求的變化密切相關。盡管出生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但消費升級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了市場對高端奶粉的需求。
未來增長趨勢預測
未來,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增長趨勢預計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升級,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市場份額預計將持續增長。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4-2022年間,高端和超高端奶粉在市場中的銷售額占比逐年提高。
其次,國家政策的支持將繼續推動行業發展。例如,2021年發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預計將進一步提高行業門檻,加速中小企業的出清,同時提升優質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
然而,市場的增長也將面臨挑戰。出生率的下降和母乳喂養率的提高可能會對市場規模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盡管如此,預計隨著市場細分和產品創新,如針對3歲以上兒童的四段奶粉產品,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根據市場研究,2022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約為3221.65億元,同比下降3.2%。這一數據表明市場規模雖然有所縮減,但整體市場規模依然龐大。預計未來市場將通過產品創新和市場細分來尋求新的增長點,同時,國產品牌的崛起也將為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格局。
預計到2030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為25.24萬噸,需求量為40.27萬噸。嬰幼兒奶粉需求量的減少直接導致市場規模的下降,但受養育觀念、消費升級、奶粉高端化和市場需求多樣化等因素影響,下降幅度將小于需求量下降幅度。預計到2030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規模約1255.54億元。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購買意愿都在提升,整個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向高端化的趨勢發展。
02
消費者行為與偏好
消費者對全面營養的需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需求已經從單一的營養供給轉變為對全面營養的追求。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嬰幼兒全面營養奶粉消費需求報告》,98.6%的消費者對提供全面營養的嬰幼兒奶粉有需求,顯示出市場對全面營養奶粉的巨大增長潛力。
營養均衡性:高達95.2%的消費者認為嬰幼兒奶粉的營養品質不在于某一特定成分的含量高低,而在于營養成分的全面性和均衡性。這表明消費者更加注重奶粉的營養成分是否能夠全面支持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高階營養元素:消費者對奶粉中是否含有流行的高階營養元素如乳鐵蛋白、OPO、DHA、益生菌等表現出高度關注。這些營養成分被認為對孩子的智力、視力、消化等方面的發育至關重要。
產品功效全面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嬰幼兒奶粉時,不僅關注營養和安全,也關注價格和便利性。他們期望產品能提供均衡營養以支持嬰幼兒的全面成長,包括身體發育、大腦發展和免疫力提升等關鍵領域。
消費者購買渠道分析
在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渠道選擇上,消費者展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線下購買仍然是主要渠道,占比為60.4%,而電商平臺的購買比例也達到了24.2%,顯示出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勢頭。
線下購買渠道:線下渠道包括母嬰店、超市和藥店等,它們能夠提供即時的產品體驗和專業的導購服務,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購買考慮因素。特別是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線下渠道的購買比例更高,這與這些地區消費者對奶粉品質和安全性的高要求以及較強的消費能力有關。
電商平臺:隨著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線上購買嬰幼兒奶粉的比例預計將繼續增長。電商平臺能夠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和更透明的價格比較,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奶粉。
跨境電商:尼爾森IQ的數據顯示,在跨境電商渠道,頭部效應明顯,跨境版本的嬰配粉產品以高性價比驅動轉化。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的興起也促進了內容電商的迅速崛起,超過4成的消費者會通過小紅書、抖音和快手進行內容搜索,這表明跨境電商和內容電商正在成為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重要渠道。
03
競爭格局與市場份額
主要品牌與市場份額
在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中,品牌競爭格局呈現出明顯的集中化趨勢。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0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CR10(前十大品牌市場份額)為76.9%,顯示出市場高度集中。國產品牌如飛鶴、伊利和君樂寶等在國內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而外資品牌如惠氏、美贊臣和達能等也保持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飛鶴:作為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領軍品牌,飛鶴在2022年的市場份額達到17.5%,位居行業第一。飛鶴的成功得益于其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和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特別是在高端奶粉市場的布局。
伊利:伊利以12.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其產品線覆蓋了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伊利在國內外市場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雀巢:作為國際知名品牌,雀巢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10.7%,位居第三。雀巢憑借其全球化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持續推動產品創新和市場擴張。
達能:達能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10.3%,其旗下的愛他美等品牌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達能通過不斷的市場投入和品牌建設,保持了其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競爭力。
04
產品創新與技術研發
新型配方奶粉研發
營養成分的優化:新型配方奶粉更加注重營養成分的均衡和優化。例如,增加DHA和ARA的比例,這兩種脂肪酸對嬰幼兒大腦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同時,強化維生素D和鈣的含量,以支持骨骼健康發育。
母乳低聚糖(HMO)的應用:2023年,兩種關鍵的HMO原料獲準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這一突破性進展使得奶粉企業能夠開發出更接近母乳成分的產品。HMO的添加不僅提升了奶粉的營養價值,還有助于改善嬰幼兒的腸道健康。
有機配方奶粉的開發: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高度關注,有機配方奶粉成為研發的熱點。有機奶粉強調無添加、無污染的原料來源,以及更加嚴格的生產過程控制,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奶粉的需求。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針對特殊體質或疾病狀態的嬰幼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的研發也在不斷深化。這類產品需要通過臨床驗證,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滿足特定嬰幼兒群體的營養需求。
數字化和智能化生產技術: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奶粉企業正在引入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技術。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優化,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母乳化趨勢與產品創新
蛋白質和脂肪的母乳化:母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成分與牛乳有顯著差異。母乳化產品通過調整蛋白質結構,如增加α-乳清蛋白的比例,以及優化脂肪球的大小和組成,使其更接近母乳。
生物活性成分的添加:母乳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等,對嬰幼兒的免疫力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產品創新致力于在配方奶粉中添加這些生物活性成分,以模擬母乳的功能。
低聚糖和益生元的強化:母乳中的低聚糖對嬰幼兒腸道菌群的建立和維護至關重要。母乳化產品通過添加低聚糖和益生元,如HMO和GOS/FOS,來促進嬰幼兒腸道健康。
個性化營養解決方案:隨著基因組學和營養科學的進展,未來的母乳化產品可能會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營養解決方案。通過分析嬰幼兒的遺傳信息和代謝特征,定制化配方以滿足其獨特的營養需求。
05
供應鏈與原料供應
原料奶供應情況
奶源基地建設加強:隨著國內對奶源質量重視程度的提升,大型乳企紛紛加強自有奶源基地建設,以保證原料奶的質量和供應穩定性。例如,飛鶴、伊利等企業通過自建自控奶源,確保原料奶的品質和安全。
奶牛存欄量與牛奶產量:盡管國內奶牛存欄量有所下降,但牛奶產量并未受到太大影響,2020年產量達到3440.14萬噸,同比增長7.46%。這一增長得益于養殖技術的提升和規模化養殖的推廣。
原料奶質量監管:國家對原料奶的質量監管日益嚴格,實施了多項政策和標準,如《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等,以確保原料奶的質量安全。
國際原料奶依賴度降低: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正努力降低對國際原料奶的依賴,通過提升國內原料奶的生產和質量,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
供應鏈優化與成本控制
供應鏈數字化:通過引入數字化技術,如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企業能夠實時監控供應鏈各環節,優化庫存管理,降低庫存成本,并提高響應速度。
原料采購優化:通過集中采購、長期合同等方式,企業能夠降低原料成本,保證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同時,通過多元化原料來源,降低單一供應商的風險。
生產效率提升: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浪費,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優化物流網絡,選擇最佳的物流方案,減少運輸成本。例如,將區域配送中心遷移至物流成本較低的地區,或采用集中配送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綠色供應鏈管理:推動供應鏈的綠色轉型,通過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響應國家環保政策,提升企業形象。
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對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和應對,減少由于原料價格波動、供應中斷等風險帶來的成本。
06
市場細分與高端化趨勢
高端奶粉市場分析
市場規模與增長:據共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全景調查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約為1366.7億元人民幣,市場向高端化趨勢發展。高端奶粉的市場份額逐年提高,預計到2030年,高端奶粉市場規模將占據總市場的較大部分。
消費者偏好:消費者對高端奶粉的支付意愿增強,尤其是對那些含有特殊營養成分,如OPO、乳鐵蛋白、DHA等的產品。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超過60%的消費者愿意為中高端價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支付溢價,顯示出對高端產品的高度認可和需求。
品牌競爭:在高端奶粉市場,國內外品牌競爭激烈。國產品牌如飛鶴、伊利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科研創新,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同時,外資品牌如惠氏、美贊臣等憑借其國際形象和科研背景,也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市場機遇與挑戰:高端奶粉市場的快速發展為乳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企業需要通過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細分來抓住高端市場的增長機會。
特殊配方奶粉市場
市場規模與增長:特殊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增長迅速。根據市場研究,特殊配方奶粉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100億元人民幣,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消費者需求:特殊配方奶粉的需求主要來自于早產兒、過敏體質、消化不良等特殊營養需求的嬰幼兒。隨著消費者對嬰幼兒健康和營養的重視,特殊配方奶粉的需求日益增長。
產品創新:特殊配方奶粉的研發需要結合臨床醫學和營養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滿足特定嬰幼兒群體的營養需求。產品創新成為特殊配方奶粉市場發展的關鍵。
市場挑戰:特殊配方奶粉市場面臨的挑戰包括提高消費者認知度、加強市場監管、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等。企業需要通過教育推廣、科研合作和質量控制來應對這些挑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