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秋田滿滿與貝因美聯手在首屆國際嬰輔健康營養論壇期間宣布與行業頭部上下游企業及國內外專業科研人才、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創建嬰輔營養聯合創新實驗室。
該實驗室旨在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動嬰幼兒輔食及中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實驗室匯聚了來自貝因美、秋田滿滿和爺爺的農場的專業科研人才,以及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形成了多學科交叉、產學研結合的科研團隊。
共研共建主要在四個層面: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產品優化與升級、行業標準制定和市場拓展、品牌建設,深入開展嬰幼兒輔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
左三秋田滿滿創始人易欽浪
聯手貝因美、工程北米走出自己的米粉道路
雖然輔食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然成為新生兒家庭的剛需品類,但近年整體消費勢頭承壓,市場份額向頭部品牌聚攏,行業進入調整周期,在這種環境下,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品類卻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市場答卷。
秉持精益求精、厚積薄發的產品理念,經過2年的打磨和持續的開發,秋田滿滿終于在今年5月推出了這款易沖泡的有機嬰幼兒米粉。
秋田滿滿市場總監歐陽天成表示:目前米粉已經成為了秋田滿滿較為突出的一個單品,這是秋田滿滿和技術生產伙伴貝因美、原料伙伴工程北米一起努力了2年的成果。他們分別用領先行業的原料、技術和產線,給了我們全方位的支持和賦能,幫助秋田滿滿在米粉行業逐漸走出自己的道路。
而在整體嬰輔食行業中,米粉品類有獨特的地位及意義,艾瑞咨詢《2024年中國嬰幼兒零輔食行業洞察報告》報告指出,近一年給寶寶喂養過谷類輔食的嬰幼兒媽媽占比60.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到,6月齡起可以開始添加輔食,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強化鐵的嬰兒谷粉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所以第一口米粉應該優先選擇高鐵米粉。
剛性需求背后代表的是消費者的信任,是粘性,若在寶寶第一口輔食的戰場中搶占消費者心智,則很有可能帶來其他品類的市場增長,所謂”得米粉者,得天下“在嬰輔食領域已經是行業共識。
迭代后的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主打“更親和、更有機、更高鐵、更細膩、更科學”的產品特點,幫助寶寶從乳汁安心過渡到輔食,在上新后的幾個月內迅速獲得了市場認可。
打開市場后,該產品也收獲了來自頭部母嬰博主的關注,近日,母嬰界知名網紅與育兒專家“年糕媽媽”李丹陽也力薦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李丹陽表示:“第一口輔食我還是求穩的,我會選擇有機的,給孩子安全健康天然營養的第一口體驗,第一口好吃會讓寶寶對食物更有興趣。孩子的第一口可以試試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產品原料使用的是有機大米,罐底有機碼可以一鍵溯源,另外添加益生菌,鐵含量也很高。
據悉,“年糕媽媽”李丹陽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專業,有深厚的醫學背景和豐富的育兒經驗。
成唯一受兩位國際化巨頭青睞的國產輔食品牌
秋田滿滿米粉能夠在市場上做出差異化最終贏得消費者信賴,還因背靠帝斯曼和凱愛瑞兩位國際化巨頭。
前者總部位于荷蘭,維生素業務引領全球行業標準,以帝斯曼的DHA藻油為例,該原料為全球超過1億嬰幼兒食用的嬰配產品添加DHA,產品用于美國99%以上嬰幼兒食品市場;后者則是源自愛爾蘭,為全球領先的食品配料公司,兩家巨頭同時選擇秋田滿滿作為中國地區首家合作的嬰幼兒輔食戰略合作伙伴。
早在2022年,秋田滿滿就與帝斯曼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攜手研發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和飲食習慣的健康食品,為中國新生代提供一站式科學喂養方案,在新迭代的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中,帝斯曼的專家團隊為秋田滿滿米粉提供了定制化的營養素解決方案,該方案能夠確保不同營養素能夠更好的適配米粉。
凱愛瑞則為秋田滿滿提供混合方案及活性益生菌解決方案,秋田滿滿在米粉產品中除添加近20種維生素、礦物質、益生元外,還添加了全球首株商業化益生菌——CECT5716,該菌是國家衛健委《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株名單》中第一株公開報道的分離自健康母源的益生菌,同時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RAS認定及歐盟安全資格認定(QPS)。
有研究表明,發酵粘液乳桿菌CECT5716在外部胃腸條件下存活率為73%,可良好定植在寶寶腸道中[1],且有助于降低胃腸道和上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2]。
兩大國際巨頭同時選擇秋田滿滿開拓嬰幼兒輔食賽道,一來是看好中國輔食行業的廣闊天地,二來也是因為秋田滿滿自身有較大發展潛力,團隊潛心研發產品,甄選原料、苛求工藝突破,市場側也已服務超2000萬中國家庭。
創業至今依靠“初心”作為驅動力
每一年公司大會上,秋田滿滿創始人易欽浪都要強調初心。
有一次在對外演講中,他曾表示:從我第一天決定進入母嬰輔食這個行業,就一直希望能為寶寶做更干凈放心的食物。因為在我創立秋田滿滿之前,我給自己的小孩買零食,配料表復雜得我都看得頭暈。而輔食就更難了,2020年之前,中國甚至都沒有專門為中國寶寶做的輔食。所以我始終在思考我能做點什么,讓有寶寶的父母們買得放心、孩子吃得開心。
易欽浪所言符合此前中國輔食的發展狀態即起步較晚,據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滲透率僅為35.1%,而在美國市場,一周餐食喂輔食的滲透率于2020年便達到75.5%。相較之下,中國輔食滲透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秋田滿滿等國產品牌崛起前,境外品牌占據大部分國內市場份額,而輔食雖是舶來品,但由于中西方的飲食習慣差距很大,例如中國人早飯喜歡吃饅頭、粥,日常主食的原料是稻米等,所以市面上急需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習慣的輔食產品。
為此秋田滿滿堅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國產企業了解中國孩子的飲食偏好和生活習慣,用東方智慧,匠心慢耕好食材,潛心自主研發,可以守護好中國寶寶的“小金碗”,讓成長更順應自然。
在守護好中國寶寶的“小金碗”上,秋田滿滿也有開創行業未有之舉,例如秋田滿滿內部打磨產品的4好原則,分別是好配比、好滋味、好品控、好原料。
以下是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的4好原則:
1.好配比:體現在產品中添加三種益生菌,其中一種為前文描述的CECT5716,另一方面由于6月齡寶寶體內鐵儲備變少,為預防缺鐵性貧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嬰幼兒輔食應首選添加富鐵食物”。
米粉產品中鐵元素優選二價鐵,秋田滿滿營養元素中二價鐵含量高達6.2mg/100g,產品發布時為業內“鐵含量”天花板。
2.好滋味:利用貝因美的PHE谷物酶解專利技術,秋田滿滿研發團隊通過數百次的工藝調整和沖調測試,使得米粉的消化吸收率提高了10%以上,而且產品更易沖泡,直徑小于1.5mm的米粉粉質,減輕寶寶腸胃吸收負擔,營養更細膩。
3.好品控:嬰幼兒米粉,作為寶寶成長初期的重要輔食,其品質控制尤為關鍵。秋田滿滿從源頭嚴選優質原料,使用的有機大米和有機胚芽米農殘640項未檢出,為寶寶提供純凈的營養基礎。同時,增設多重質量檢測環節,包括微生物檢測、重金屬篩查及營養成分分析等。
此外秋田滿滿還給重點品類生產工廠配備價值幾十萬高精度的X光機異物剔除設備,X光機還能識別出產品瑕疵,如包裝裂縫、氣泡、內容缺損等。
以上三點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秋田滿滿的“好原料”原則,而好原料,就不得不考究,“有機”、“原產地環境”、“原材料品質”等關鍵指標,據悉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的原料有機胚芽米,從基地、選種、種植、培育、加工全程可溯源。
而有機胚芽米產自黑龍江興凱湖,此地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棲息著丹頂鶴等珍稀候鳥,肥沃黑土年日照時間超過2000小時,經天然淡湖水潤澤,一年一季有機種植,可以說是天賜生態,鶴舞秋田,稻魚相生滋養出軟香似玉的有機稻米。
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 興凱湖原料種植地
有機胚芽米作為重要的產品原料,秋田滿滿與哈爾濱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工程北米”)達成長期合作,該公司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活米精控系統的研發和生產,以及通過活米自動化智能加工系統生產留胚率和發芽率高達90%的胚芽米。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胚芽米銷售和胚芽米加工設備銷售,涵蓋了胚芽米及加工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與售后服務,并提供本領域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
會議現場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冰也受邀發表演講,據公開資料顯示,李冰為工學博士,曾入選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農業裝備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
工程北米董事長李冰演講
李冰在演講中表示:黑龍江省種植水稻品種有641個,具有抗病性強、抗逆性強、穗位整齊,產量高、品質優、外觀和食味品質好等特點。稻米的蛋白質含量適中,這有助于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時,稻米中還含有豐富的鉀、鎂、鐵、鋅、硒等微量元素。
工程北米在胚芽米項目上有自主知識產權80余項,1區SCI10篇,參與農業部制定的行業標準1項,企業標準18項,企業標準中檢測方式及加工技術指標均為工程北米制定,據李冰演講資料顯示,胚芽米在嬰幼兒特別所需的幾項營養元素,例如維生素B1、B2及礦物質含量上明顯優于精白米。
會后李冰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秋田滿滿作為該項目技術在母嬰市場的成功應用案例,工程北米從基地、選種、種植、培育等環節,全方面參與了秋田滿滿米粉項目的討論,并制定了部分解決方案,未來根據市場側的反應,積極配合秋田滿滿的市場打法,同時諸如秋田滿滿類的企業,也為黑龍江農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綜上來看,為寶寶吃的干凈、營養,為消費者寶媽購買的放心,產品4好原則已經植入了秋田滿滿的血脈,就像創始人易欽浪曾對媒體表達的: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沒有秋田滿滿和各個品牌的積極創新,創造出來更多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食品,那么現在的寶寶,還在吃一些高糖高鹽、超級多添加劑的東西。出于這點考慮,我就覺得做啥都值得。
做難而正確的事
在產品面世及銷售過程中,秋田滿滿仍舊在不停研究產品工藝,攻克技術難關,創始人易欽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到現在,我一直在公開的員工溝通會上強調,秋田滿滿要一直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然而在做米粉迭代時,挑戰一開始就存在,從米粉迭代至今,秋田滿滿團隊聯合外部專家,已至少提升產品營養密度、創新融合、包裝體驗的三大難關。
1.技術的突破難題:從7到20的飛躍
米粉作為寶寶輔食第一口,面對寶寶有限的胃容量,秋田滿滿希望提供更高營養密度的米粉產品。通俗來講可以理解為,因為寶寶胃容量有限,一天的飲食量有限,在有限的胃容量中,希望寶寶盡量吸收有營養的物質。
針對這一難題,秋田滿滿的專業研發團隊沒有退縮,從最初的僅7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經過不懈的努力,成功升級到了20種,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全營養米粉”。這一飛躍在解決復雜的混勻工藝,完成產品穩定性考驗的同時,將產品素添加種類提升3倍,實現全營養。
2.創新融合難題:全球首株商業化母源益生菌的加入
通過凱愛瑞的獨家戰略合作,秋田滿滿在米粉產品中引入了全球首株商業化的母源益生菌。但是益生菌在一定溫度的水沖泡下,活性會受到影響,秋田滿滿通過精準控制生產工藝與溫度,確保即使在米粉沖調后,每百克米粉中益生菌含量仍然有十億CFU,依然保持較高的活性,以活菌狀態抵達寶寶腸道,發揮作用。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健康效益,也標志著秋田滿滿在活性益生菌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老爸抽檢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的信息顯示,秋田滿滿有機嬰幼兒米粉,在模擬50攝氏度的沖泡條件下進行檢測,活菌數依然達到1.1*10^7CFU/g。
老爸抽檢相關檢測報告
3.包裝體驗的創新難題:精準與便捷
傳統的米粉勺與蓋子在消費者使用中無法兼顧環保、精準、便捷等特性,秋田滿滿在這方面也匠心獨具。
米粉勺子設計采用了直角勺頭,使得勺子能夠更緊密地貼合罐底,確保米粉能夠被干凈地舀取。
考慮到衛生和便利性,秋田滿滿專利米粉勺延長了勺柄,使得用戶在舀取米粉時無需將手伸入罐內,避免了可能帶入米粉的污染,同時還確保每一勺平米粉的盛取的分量約為5g,確保了營養攝入的均衡。
蓋體方面秋田滿滿重視安全性,米粉蓋設計包含了防盜蓋和單次開啟鎖扣,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也方便用戶識別包裝完整性。
這些技術難關,體現了秋田滿滿對于研發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飲食結構米粉的決心。
據悉,本次參與共建嬰輔營養聯合創新實驗室的企業還有嬰輔食頭部企業爺爺的農場,三方將共同攜手,為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指的是發酵粘液乳桿菌CECT5716的研究數據,不是秋田滿滿產品本身的研究數據。數據來源:Reocío Martín, et al. Probiotic Potential of 3 Lactobacilli Strains Isolated From Breast Milk[J].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2005, 21(1):8-17.
[2]指的是發酵粘液乳桿菌CECT5716的研究數據,不是秋田滿滿產品本身的研究數據。數據來源:José M, et al. Human milk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ECT5716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infants.[J].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2012,54(1):55-61.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