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晚間,作為奶粉第一股的貝因美披露了2023年業績預告,在競爭日趨激烈且出生率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貝因美實現了扭虧為盈,且主業利潤也為正數。
預告顯示,2023年,貝因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000萬-6000萬,同比增長122.73%至134.09%,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則在200萬-2200萬元之間,同樣實現了大幅增長。
對此,貝因美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全體員工在創始人的帶領下勠力同心、務實創新,聚焦主營業務,加大市場拓展力度,積極推進專業消費品互聯網數智化營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穩中有進。同時,公司加強應收賬款催收及存貨管理,信用減值損失及存貨跌價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明顯改善。“最終實現本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
眾所周知,受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影響,嬰幼兒奶粉需求量萎縮,市場由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隨著新國標實施疊加二次配方注冊制影響,嬰幼兒奶粉行業加速洗牌,市場競爭加劇。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死亡人口1110萬人。
對此,安信國際在研報中表示,2023年出生人口為902萬人,顯著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780-820萬。
但是,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對消費市場的沖擊仍是顯著的,其中又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為先,就連飛鶴、君樂寶也不能獨善其身。
根據尼爾森IQ發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洞察及趨勢報告》,中國市場受到人口紅利減退和結婚率、出生率下降的事實影響,奶粉、嬰兒輔食、孕婦奶粉等品類都比2022年業績更低。
在行業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貝因美2023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穩中有進,且實現扭虧為盈,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貝因美已完成12個重點系列,36款產品的新國標注冊,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穩住了基本盤。
受益于國民對營養健康的重視,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人們的保健意識更強,消費者對營養食品的需求飛速增長,營養食品成為大健康產業里新的爆點。
為此,貝因美為成人客戶打造“愛諾達”系列益生菌、乳鐵蛋白營養奶粉,以嬰幼兒配方食品的高標準,產品不斷迭代升級。
據悉,貝因美通過渠道協同、客戶共享等創新合作方式,與有實力的渠道商、平臺客戶加強合作,探索從單純的業務合作向縱深的戰略合作、資本合作發展的新道路。
更為關鍵的是,貝因美順應新零售發展的趨勢,積極擁抱網紅經濟、數字經濟,實現創新為王,營運致勝,為2024年度業績進一步向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配合全家營養戰略,強化可持續、有競爭力的資本價值,重拾“國貨奶粉第一品牌”值得期待。
“當前貝因美處于困境反轉階段,產品不斷迭代升級,邊際改善望加速。”華鑫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看好貝因美持續推陳出新,努力提升市場影響力。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國內出生率持續下降,但中國嬰配粉市場總量仍有千億規模,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嬰配粉市場。與此同時,雖然奶粉市場總量在萎縮,但在經過兩次配方注冊和新國標的落地,行業洗牌后的國內奶粉品牌數量也從2000多個下降至400個到500個。對于現存品牌而言,能夠分享的市場蛋糕實際要大于過往。
展望2024年,隨著新生兒數量的逐漸恢復,以及營養食品市場的崛起,龍頭奶粉企業的機遇大于挑戰。
正如安信國際所言,隨著經濟的企穩修復,2023年的生育意愿較之前三年有所恢復,前期推遲的生育計劃將重啟,將極大緩解奶粉行業競爭壓力,甚至帶來增長。“疊加人們對于2024年‘龍寶寶’的偏愛,2024年出生人口有望進一步恢復,奶粉行業有望實現增長。”
基于此,業內人士坦言,隨著行業需求的觸底回升以及新業務、新渠道的持續拓展,2024年貝因美的業績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