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于近年來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預計未來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將保持每年1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0億元。
正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蔭士安所言,我國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穩定我國出生人口數以及嬰幼兒群體對輔食的需求,預計將促使嬰幼兒輔食在未來5年內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資料顯示,嬰幼兒輔食是指以水果蔬菜、生鮮、乳制品、糧食等原材料制成米粉、果泥、菜泥等為嬰幼兒補充營養的輔助食品。嬰幼兒輔食種類較多,根據產品結構不同,嬰幼兒輔食可分為谷物類輔食、輔零食、佐餐類輔食以及營養補充品等。
嬰幼兒輔食是嬰幼兒成長時期不可缺少的過渡食品,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升,嬰幼兒輔食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行業規模持續攀升。
相比于國外市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起步較晚,因此現階段,國外品牌仍占據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主要份額,包括泰國芭米拉、美國嘉寶、美國小皮、美國亨氏等品牌。
近年來,國產嬰幼兒輔食品牌也在加速崛起,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布局嬰幼兒輔食市場的品牌數量越來越多,包括秋天滿滿、寶寶饞了、米小芽、窩小芽以及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嬰幼兒輔食市場競爭日漸加劇。
據悉,85后已經成為嬰幼兒輔食市場的主要購買人群,且90后父母增長更為明顯,他們不再執著價格,而是關注天然成分與產品的營養配方,推動了輔食產品向功能化、有機化、高端化發展。
日前,作為泰國知名輔食品牌的芭米拉對外宣布,芭米拉嬰幼兒專利營養米粉新品上市,這是一種呵護腸道的嬰幼兒專利營養米粉,芭米拉此次推出新品是基于精準洞察消費者痛點的結果。
在嬰幼兒輔食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消費者購買嬰幼兒食品關注的因素主要有食品安全、營養成分、品牌聲譽、產品價格、產地、品牌故事、購買的便捷程度等。其中,受關注因素是食品安全(81.90%)和所含有的營養成分(66.40%)。
業內人士認為,嬰幼兒輔食市場競爭加劇,不同品牌產品本身的差異性很小,想要實現突圍,關鍵在于加強創新投入,真正做解決消費者痛點的輔食。
《五谷財經》注意到,芭米拉此次上市的嬰幼兒專利營養米粉,分為嬰幼兒小米營養米粉、嬰幼兒南瓜營養米粉、嬰幼兒淮山營養米粉和嬰幼兒蘋果香蕉營養米粉,其中嬰幼兒淮山營養米粉擁有國家專利配方(專利號:ZL201310055214.4),倡導科學護養的育兒理念。
“隨著入局者的增多,企業還應該注重的是創新。配方、口味、工藝、包裝大同小異,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這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也無益于企業的迅速發展。”業內人士指出,輔食企業只有像芭米拉一樣,向專業化、功能化、規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才能重塑輔食行業,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以芭米拉嬰幼兒淮山營養米粉為例,淮山加倍護腸(淮山含量5%),且雙益生元+益生菌,可以更好地呵護寶寶嬌嫩腸胃。
無獨有偶!
芭米拉嬰幼兒南瓜營養米粉擁有8種人體必須氨基酸,谷蔬搭配、營養均衡,益生元+益生菌,可以助力寶寶消化吸收。
“輔食的作用是讓寶寶的消化系統習慣日常的飲食,這是長生命周期、高復購率的剛需品類。”孩子是特殊的消費者,芭米拉在配方、工藝、原料等多個維度上堅守國際標準,從而為孩子提供更安全的口糧與更好質量的營養。
眾所周知,與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繁榮相比,我國嬰幼兒輔食的研發與生產還處于產品品種較為單調、產業與市場銷售成熟度不高的狀態,跨國公司品牌仍占據市場銷售排名前列,國內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以芭米拉為例,將科技研發作為發展的要因素,在產品開發、工藝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較強的實力。芭米拉已與泰國皇家理工大學、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戰略合作,為其產品研發、配方研制“保駕護航”。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第三方觀察人士表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嬰幼兒輔食企業應加大研發科研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推動嬰幼兒輔食行業向功能化、新型化、高端化、精細化方向升級,才能成為頭部品牌。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