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喜歡把湯作為一種高營養的食物食用。吃肉不如喝湯,煮的時間越久,湯的營養就越高,也成了飯桌上「不老的傳說」。作為全家人公認的補品,孩子們自然也少不了喝下。但是,湯水真的營養豐富?真的對孩子們的身體好嗎?一起了解下吧
湯湯水水的「營養密度」極低
➊ 骨頭湯。骨頭湯在熬制的時候,被析出的主要是骨頭里的骨髓,經過高溫反復滾煮后,不僅顏色更濃郁,味道也變得格外香濃,這些其實都是脂肪帶來的。過多食用會有油膩感、飽腹感,也容易導致超重和肥胖的發生。所以喝骨頭湯補的并不是鈣,而是脂肪。
➋菜湯。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家長們就把蔬菜、菌菇這類原材料煮成湯水。但菜湯中主要成分只有水分、礦物質和少量的水溶性維生素,并沒有辦法給孩子提供所需的膳食纖維,且亞硝酸鹽和水溶性農藥殘留物都會溶到菜湯里,孩子臟器發育不太完善,所以并不建議天天給孩子喝菜湯。
➌ 米湯。米湯是煮粥的時候飄在上層的濃稠液體,事實上,米湯和營養完全搭不上關系。大米中的淀粉經過加熱后糊化,和水結合后形成了看似濃稠實則能量密度極低的米湯,而且幾乎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質含量少得可憐。
湯喝的太多,影響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長期吃湯湯水水的「軟食」,會降低孩子咀嚼的次數,導致孩子咀嚼吞咽能力的發育遲緩。而且孩子的胃容量有限,而湯水中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并且過湯水在胃里逗留的時間非常的短,很快孩子又會覺得餓了,長此以往,很容易養成不健康的飲食模式和習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