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已經不再年輕了!”
“2021年之后,90年出生的人都已經31歲了。”
近在逛某貼吧的時候,發現一個熱議話題——90后正在朝著不惑之年追趕。頓時被嚇的一哆嗦,在母嬰消費市場中90后一直被定義為消費群體迭代的分割線,他們成長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對于新事物的抓取能力、包容能力、接受能力都非常完善。
近年來,母嬰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消費市場規模預計2020年將達到3.2萬億;疫情激活平穩的互聯網母嬰市場,2020Q1季度活躍取得高增長,增幅達35.7%,月活增長至6.46億。
疫情期間,線上母嬰服務不斷深化,用戶粘性提升明顯,日平均使用時間為48分鐘。母嬰用戶App使用更加高頻,日平均使用頻次在4.6次。疫情后用戶對專業權威機構發布的新聞資訊信息、幼兒游戲視頻、專業早教課程的需求增長。
90后、95后進階為母嬰平臺的主流用戶,占比超65%。除了獲取母嬰信息,社交與購物也是用戶對母嬰平臺的重要需求。母嬰用戶平均使用3.2個媒介形式獲取母嬰信息,短視頻形式滲透率達74%、直播形式覆蓋44%用戶。
現如今90后已經進入婚育主力人群,他們對母嬰消費又有著不同的角度和感受!
一月份的時候,中童傳媒記者在走訪市場過程中,發現新生代媽媽在母嬰店購物選擇的結構在逐漸發生變化。以前媽媽購買主要的母嬰產品是奶粉、紙尿褲,現如今購買寶寶面霜、洗護用品的占比越來越高。
在商業數據財經中心發布的《2020進口母嬰消費趨勢白皮書》中所示,在天貓國際嬰幼兒洗護細分品類消費金額正在以倍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兒童乳液、面霜和護發素的增速尤為突出。
其實,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購買群體的改變,導致消費需求增加。
為什么這么說?
實際上,我們行業內都知道母嬰行業是一個“用的人不買,買的人不用”的市場。寶寶在使用什么東西的時候是沒有參與決策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才是商家主要面臨的消費群體。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博主分享的內容,主要說的是:90后、00后的孩子,他們的精致你根本想象不到。
就在這樣的新生代群體成長為父母之下,在他們身上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識,強化個人主義,確確實實會加持在孩子身上。比如要注重皮膚護理,注重個人形象等等。所以,我們會發現用品品類相較于前幾年有明顯提升。
如上圖所示,從2018年開始到2020年,天貓國際嬰幼兒洗護品類消費金額與客單價幾乎呈現3倍增長。
可以看出全方位呵護的嬰兒護膚產品備受媽媽們歡迎,預計在未來3-5年內或將會爆發增長。
品牌共生長 驅動營銷模式升級
女性“悅己”消費的巨大市場潛力,也為母嬰行業的增長帶來新亮點。充分借勢國產母嬰品牌、泛母嬰消費品類的崛起與普及,讓母嬰品牌擁有巨大生長空間。
雖然傳統美妝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但母嬰用戶作為仍未被滿足且需求巨大的群體,正成為美妝廠家的眼中的“香餑餑”,也由此開辟了美妝護膚賽道的新藍海,圍繞全孕齡階段的護膚美妝產品同樣不斷推陳出新。
除了美妝護膚,母嬰用戶的“悅己”需求還表現在對自己寶寶的裝扮穿搭上。根據寶寶樹《中國新生代媽媽母嬰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約半數的媽媽“喜歡個性化的產品設計,讓我的寶寶顯得與眾不同”。可見,如今的媽媽們不單單滿足于曬娃,更注重通過寶寶展示自己的時尚理念與穿搭經。
“悅己”更“愛己” 關愛女性心理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她經濟”已經不僅是單純的“買買買”,“悅己”的關鍵也并不僅限于外在裝扮,注重情感愉悅和滿足等已經成為女性消費的新標簽。
根據平臺數據顯示:陪伴、健康、護膚成為母嬰人群的核心關鍵詞,站內早教與親子互動方面的內容點擊率有明顯增長。核心關鍵詞的變化背后,媽媽群體更關心心理以和身體上的感受體驗,以及對于早教與親子關系的注重。
隨著消費升級、育兒成本上升和“全面二孩”政策的釋放,母嬰市場規模呈現出穩定擴張的局面。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母嬰市場預計2023年將達到5.05萬億。隨著出生率下降,未來5年,7-12歲的孩子或成為母嬰市場需求新動能。其中線上綜合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成母嬰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隨著年輕群體步入社會,他們顯示出更高的消費能力、更多元的消費特點。CBNData《報告》顯示,90和95后在母嬰品類消費中占據半壁江山,人數還在持續增加。
新生代奶爸奶媽們為娃消費毫不手軟,在母嬰消費中,客單價遠高于90前人群,顯示出不俗的消費潛力,母嬰行業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我們拭目以待!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