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干燥,寶寶本身水潤的皮膚開始變得干燥起皮兒,面對干、癢、紅的集體爆發,冬季護膚被緊急提上了日程。
今天,熊貓君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冬季寶寶護膚的幾個誤區~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做錯了!
誤區一:濕疹是因為太“濕”大錯特錯!
寶寶會出現濕疹,反而是因為太干。寶寶皮膚的屏障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春、秋、冬季寒冷干燥,水分易大量流失,容易裸露在外的面部、肘窩、腘窩等部位,通常是濕疹的“重災區”。
當寶寶濕疹比較嚴重,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其次就是做好日常保濕工作,幫助皮膚鎖水并修復皮膚的屏障功能。
誤區三:痱子只會發生在夏季錯!痱子多見于夏季,冬季由于穿太厚也時有發生。
痱子易出現在寶寶的頭面部、鼻子、前胸后背等部位。通常可以看到一顆顆亮晶晶的小水皰,會發紅,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小膿點。
通常只要保持涼快,小紅點很快會消失。
家長要注意區分痱子和濕疹。通常濕疹時成片泛紅的小疹子,摸起來比較粗糙,可能伴隨脫皮、結痂的現象。
冬季室內的氣溫保持在20-25攝氏度,濕度45%-60%比較適宜。家長切忌捂著孩子。
誤區三:寶寶冬季不需要經常洗澡孩子冬季每周洗澡2-3次是比較合適的。
小寶寶皮膚嬌嫩,長時間不洗澡,皮膚表面堆積的分泌物等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而洗的太頻繁,則會加速寶寶皮膚表面保護性油脂的流失,讓皮膚變得更加干燥。
每次洗澡后3分鐘內,建議為孩子涂抹潤膚霜,達到保濕的效果。
誤區四:寶寶皮膚摸起來不干,不需要擦護膚品寶寶的皮膚摸起來比較水嫩,主要是因為角質層比較薄。
新生兒的角質層只有成人的1/3,皮膚屏障功能發育尚未完全,皮脂含量少,保水能力差,嬌嫩的皮膚在秋冬季干燥的環境下更容易流失水分。
如果不做好保濕工作,皮膚屏障會長時間處于缺水受損狀態,寶貝的小臉容易出現泛紅、干燥、脫屑等表現。
誤區五:激素藥膏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一提激素,家長反應多半是:會不會對寶寶有啥副作用?
于是,即使醫生給寶寶開了激素藥膏,家長總會想法設法的給寶寶“少涂一點”:要么稀釋的濃度不夠,要么稍微一件好,馬上把激素停了。這兩種做法,都無疑是在濕疹寶寶的傷口上撒鹽。
先,治療濕疹的激素藥膏成分十分安全,對寶寶身體的影響很小;其次,停藥一定要在寶寶皮膚完全恢復——破潰愈合、摸起來完全光滑以后,否則,濕疹反復,遷延不愈,只會加大激素的使用劑量。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