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間,新乳業公開了第三季度報告,收入、利潤都實現了高雙位數增長,且主業利潤增幅超過收入增幅11個百分點,說明其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新乳業實現營業收入接近66.5億元,同比增幅在43%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56億元,同比增長38%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的凈利潤接近2.21億元,同比增長54%左右。
“在鮮戰略的指引下,新乳業持續推動新賽道、新品類的發展,從產品、品牌、渠道、用戶等多角度打開了增長的空間。”國盛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中長期來看,新乳業內延外增并舉,形成了成熟的資本運作和投后管理體系,在持續的外延并購的基礎上,子公司的運營管理效率和盈利水平也在持續提升。
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增長90%,盈利能力提升
經過疫情的洗禮,“鮮”已成為國內乳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就連靠常溫奶起家的伊利、蒙牛都在這個方面加速布局。
日前,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乳品銷售額和滲透率雙雙領跑快消品整體市場,其中,低溫鮮奶品類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和滲透率同比分別增長17%和27%,增幅排名乳品位。
據不完全統計,以低溫鮮奶為主的乳企,近年來的業績都呈現了良好發展態勢,且盈利能力還在持續提升之中。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低溫鮮奶的盈利可以提升,一方面是車輛滿載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單點產出的提高,損耗的降低;第三方面是新品的不斷推出和貢獻的增加。
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新乳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左右;如果剔除股權激勵攤銷及可轉債利息費用,按同口徑比較,新乳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在20%以上。
除了收入、利潤,新乳業其他的、關鍵性財務指標也都呈現向上態勢,比如2021年前三季度,新乳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7.92億元,同比增幅在90%左右。
對此,新乳業方面指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一是合并范圍口徑同比變化,寰美乳業、新澳乳業和新澳牧業均于2020年7月納入合并報表范圍,重慶瀚虹于2021年3月納入合并報表范圍;二是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實現大幅增長,獲取經營性現金凈流入的能力增強。
經過二十年的耕耘,新乳業在西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北及東南地區均有布局,目前,新乳業共有 57 家控股子公司、16 個工廠、15 個主要乳品品牌以及 13個自有牧場,且在當地市場都有較高的知名度以及市場份額。
據悉,低溫鮮奶行業集中度低于酸奶,且低于常溫奶。低溫鮮奶有運輸半徑,也有送奶上戶等特殊形式,因此有相對封閉的渠道和人群,有較強的區域屬性。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也有選擇本地新鮮產品的習慣,這對于新乳業來說,是一個持久性的消費紅利。
新乳業方面也表示,在“鮮戰略”指導下,公司的低溫產品結構升級以及投后管理經驗積累,各子公司凈利率總體呈上升趨勢,預計規模效應顯現成效,長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
自有可控奶源占比接近50%
對于以低溫鮮奶為主的乳企而言,優質奶源在一定程度上把控著企業的命脈,也決定著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新乳業多年來堅持從奶源開始做新鮮,主動加緊對上游奶源的布局,并形成了涵蓋西南、西北、華東、華中、華北、東南地區的全國性“奶圈”。
在2019 年上市后,新乳業開始了第三輪并購,先后并購、投資了現代牧業、夏進乳業、澳牛乳業、一只酸奶牛。
今年9月,新乳業以5840萬美元戰略入股澳亞集團,占股比例達到5%,同時簽署了一份自2022年開始的5年期為基礎、并可滾動續期的奶源供應協議,為新乳業穩定奶源供應再添一員大將。
目前,新乳業的自有可控奶源占比接近50%,未來會保持該相對穩定的比例,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會繼續適度布局上游奶源。
正如新乳業方面所言,布局上有奶源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是公司會繼續進行適當的牧場建設,包括夏進二期、部分核心工廠的周邊地區;二是根據需要,在合適的機遇下,也可通過投資更快速地獲得穩定可控的奶源。
據了解,奶價波動有一定的周期性,在供求關系的博弈中,奶價的變動會逐步趨于合理,而優質奶源由于稀缺性,價格將長期在高位上震蕩。
“公司投資和自建的牧場都是為公司自身下游產品服務,只要下游產品需求穩定增長,上游的奶價變化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影響不大。”新乳業方面表示,自建牧場的飼草飼料品質更高,管理更加精細,原奶品質更好,可以支撐下游更高的產品品質和溢價空間,從而提升盈利水平。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