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信證券、華創證券和摩根士丹利舉辦的伊利股份投資者日活動在伊利總部所在地呼和浩特舉行。
對于投資者而言,伊利是難得的白馬股。Wind數據顯示,上市25年來,伊利后復權股價從上市日收盤價的8.39元/股,上漲到2986.15元/股(10月18日收盤價),累計漲幅356倍,年化收益率達26.49%;公司累計分紅21次,累計分紅金額高達304億元,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伊利緣何能以持續穩健增長的業績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今后的增長動力又來自哪里?帶著種種思考,近300名投資者走進伊利股份與公司管理層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參觀了伊利液奶全球樣板工廠、伊利示范牧場及創新中心等乳業產業鏈關鍵環節,近距離感受亞洲乳業龍頭的生產經營。同時,有近500名投資者在線上參與了活動交流。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出席了此次活動。在致辭環節,潘剛表示,多年來,伊利一直秉承著“公開透明”的治理理念,以長期價值主義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不斷為消費者、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創造價值。未來,伊利仍將不斷努力,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商業價值、社會價值和在資本市場的價值。活動期間,潘剛也就投資者關注的其他戰略問題,與投資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伊利一路壯大的發展密碼到底是什么?對于這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伊利的答案是,企業文化。伊利認為,企業能夠走到今天,文化至關重要。正是憑借“一聲喊到底”的執行力,企業才能夠不斷向自己發出挑戰,比別人付出得更多、做得更好,才抓住了更多的機會,才比別的企業取得了更多的成績。這是伊利這么多年的發展積淀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伊利永遠要堅守和傳承的企業文化。這種精神也是伊利直面挑戰、突破自我、勇敢前行的大底氣。
強大的品牌力也一直是伊利被公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經過多年品牌建設,伊利沉淀出了中國企業“自主的”品牌建設體系,堪稱行業標桿。伊利在活動上也向投資者分享了公司在品牌建設上的經驗和思考。
據介紹,依靠母品牌、獨立子品牌的特色“品牌架構”和過硬的產品力,伊利成功打造出包含2個兩百億級別品牌、2個百億級品牌、8個十億級品牌及20余個精品品牌的強大產品梯隊。其中不僅包括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伊利”,還有僅用6年時間年銷售額即突破200億的安慕希、穩居有機品類市場的金典,增速領跑行業的金領冠等。
數據顯示,伊利有10個子品牌的品牌力份額居品類。在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2021亞洲品牌足跡報告》中,伊利以近13億的消費者觸及數,連續六年穩居中國市場消費者選擇多的品牌。
而面對健康、功能、體驗、便利等消費需求變遷的新風口,伊利表示,將通過品牌文化建設、成功品牌建設模式、創新投入和品牌布局、敏捷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私域營銷陣地構建等多種手段,進一步強化其在品牌建設方面的優勢。此外,在國際化方面,也會根據國際市場差異采取不同品牌和運作方式,進行穩健擴張。
除了繼續發揮品牌優勢,從活動現場分享的內容來看,數字化將是伊利后千億時代發展的重要抓手。
借助數字化工具,伊利在上游實時監控,保障產品品質并提升運營效率;在下游借助人貨場大數據,全方位捕捉消費者需求,進行創新產品研發及精準投放,實現降本增效。
與伊利“2025全球乳業前三,2030全球乳業”的戰略目標相匹配,伊利數字化也制定了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業務全鏈路數字化和數據資產化完成,發展成為原生數據技術企業,前后端業務運營效率行業;到2030年,發展成為健康食品領域數據技術企業,主業運營高度智能化,新業務創新速度快,贏利能力大幅提升。
從上述目標可以看出,數字化對伊利發展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數字化能力將成為業務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事實上,伊利數字化運營在一些領域已經初見成效。比如,在數據驅動電商數字化運營的助力下,伊利電商業務快速發展成為品類。
新財報數據顯示,伊利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65.06億元,同比增長18.89%;實現歸母凈利潤53.22億元,同比增長42.48%。按此計算,2021全年業績將大概率突破千億。伊利將在品牌硬實力和數字化加持下,開啟后千億時代,挑戰下一個目標。
“這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開放的伊利,也對伊利在品牌建設、數字化發展的成果和未來規劃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從今天分享的內容可以看出,伊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伊利未來作為行業龍頭的確定性和發展動力仍然非常強。”一位現場的投資者表示。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