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急了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我們近還開發了內碼,這是全行業個真正意義的內碼,將會徹底終結竄貨亂價,行業開啟內碼新時代。”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2021第三屆中國有機奶粉大會,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這樣說道。
自今年6月開始,海普諾凱進行了一場“逆風”行動,在全國試運行全面控貨政策,將進銷存系統和消費者會員系統徹底打通。自此,海普諾凱的每一罐奶粉到了哪個消費者手里都會“一鍵即知”,同時拉動經銷商庫存,及時預警壓貨。實行這項舉措之初,海普諾凱銷量下滑了近20%。
這一年來,合生元也在不斷加強市場秩序管理,認為市場秩序是底線,對此必須要態度鮮明,手段強硬。
很多品牌都在今年的公開發言中強調過對于控貨控價的決心和態度,從這些品牌們大刀闊斧的改革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一次,對于竄貨亂價這個“毒瘤”,廠家是真的急了。
急什么,為什么急?
一直以來,竄貨亂價其實是奶粉市場很常見的操作,多年來不痛不癢地伴隨著不少品牌的發展,更是品牌們躍升為通貨的必經之路。
說白了,曾經對于竄貨,品牌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甚至趁機搶占市場,但為什么現在品牌能夠從喊口號,到行動,甚至不惜折戟銷量來打擊竄貨?
先,我們要看目前的竄貨是處于初期,中期,還是后期,以目前市場的混亂情況,顯然已經是處于后期,那不管品牌竄貨竄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堅決打擊竄貨,因為這時如果不大力制止,竄貨很有可能會蔓延到各個層級。
蔓延過后的個結果就是傷渠道。
品牌沒有穩定的價盤體系,渠道商就不能賺到穩定的利潤,甚至直接賺不到錢,這勢必會導致渠道的動搖,中國市場上所有奶粉品牌都是高度依賴渠道的,也好,尾部也罷,得渠道者得天下,失渠道者,必然會失去市場。
價格跌破廠家底線,遲早會傷害品牌,因為零售價不穩,渠道商動搖,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質疑。
產品價格變化大,變化頻次高,消費者會對品牌產生質疑。當寶媽今天剛買了300元一罐的奶粉,明天就變成了280元,她一定會想,說不定后天會變成260元。而且,一款產品的價格差異變化大,消費者也會考慮,這個品牌是不是靠譜?這個產品到底值多少錢?
對于價格的質疑,是對品牌質疑的開始,價格守不住,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也終將隨之瓦解。
很多品牌認識到了竄貨亂價的嚴重性,以及會產生的影響,甚至,已經在被無底線的竄貨反噬了。
所以,這一次查竄貨,廠家是來真的,也必須來真的。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