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時候“大頭娃娃”事件引起更方面高度關注,孩子皮膚過敏,媽媽怕“三無”產品有問題,特意買了防治過敏的面霜,但是就因為這個面霜激素含量超標,導致孩子出現頭部腫大的問題,一時之間一起一片嘩然。面對媒體采訪,媽媽陷入深度自責之中。
此類問題,實際上在近幾年屢見不鮮,兒童面霜、洗護用品實際上在配方的用量標準上一直以來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有些利欲熏心的商家,為了獲取高額利潤,節約成本,在配料、制作上并沒有按照嚴格的標準生產,導致幼兒產品頻頻出現問題。
年初“大頭娃娃”事件的爆發,把幼兒洗護用品引向一個高潮。對于屢教不改甚至明知故犯的生產商,與今年終于有了更加明確的新規范。
在本月公布的《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特別對兒童護膚品有明確規定,一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生產廠家要明確兒童護膚類化妝品應具備嚴格的生產條件,并在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上進行特別標注;
二、要在標簽上明確標注為兒童化妝品,有相關說明;
三、在生產過程中,原料、半成品、產品應避免與食品藥品混淆,防止誤食誤用;
四、生產銷售兒童玩具,應防止被誤用為兒童化妝品。
另外,在兒童化妝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屬于情節嚴重的違法情形,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罰。
從上述規則來看,國家藥品監管局已經把兒童護膚品(化妝品)列入到嚴格查辦的行列。確實,隨著近兩年中國市場的不斷崛起,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信任度、接受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國內兒童洗護品牌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做品牌、做產品,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口碑卻被這些故意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分子打擊民族品牌自信心,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
所以不僅需要品牌、生產廠家的自省,同時也需要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共同監督。
《辦法》嚴把兒童化妝品質量安全,保護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