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發布以來,關于人口老齡化、結婚率下滑以及新生人口減少的問題,一直都是討論的重點。近日,作為結婚主力人群的90后又被曝出了一個全新的數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計越有1.7億90后,然而結婚率卻僅僅只有10%,不超過2000萬人。
于此同時,近日國家又正式確定了三孩政策,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優生優育、適齡婚育。至此,生孩子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層面。
而關于到底該怎么促進生育,專家們的建議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有提議生孩子獎勵百萬的,也有提議生孩子延長產假,并且增加父親產假的,當然也有提議不生孩有處罰措施的。在各種的專家提議下,也是有地方政府出臺了促進生育政策。比如,攀枝花推出生一個孩子每孩每月可以領取500元的生育津貼,一直領到孩子三歲。
不過,從當前的一些數據環境來看,年輕人對于生孩子依然么沒有太大的興趣。為此在結婚率和新生兒出生率雙重下滑,以及三孩政策的沖擊下,一直被冠以暴利的奶粉行業又會走向哪里呢?
依然在增長的奶粉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4年我國幼兒奶粉市場一直都是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不顧哦到了2014年出現了行業拐點,行業增速開始下滑,截止到2019年整體的市場規模為1754.8億,同比增長為7.8%。
作為一個與新生兒人口密切相關的行業,奶粉行業市場規模固然還在增長,但是其未來的增長困境已經開始出現。
WIND的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新生人口數量為1523萬人同比減少了200萬人,2019年新生兒數量為1465萬人,再次減少58萬人,2020年新生兒數量為1200萬人,同比再次減少額265萬人,創下里低的歷史記錄。
為此,從新生兒的出生率來看,其實我國人口問題還是非常明顯,并且對于幼兒奶粉市場將會帶來很大的沖擊。但是,為什么我國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卻依然保持了增長呢?
增長更快的幼兒人均花費
雖然我國新生兒數量在逐年減少,但是新生兒的育兒成本卻是以更快的速度在提升。根據之前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00年我國幼兒的人均年支出低在7000元左右,而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5萬元左右,也就是說翻了近十倍之多。
并且,預計到了2030年我國幼兒的人均年花費將會達到10萬元左右,按照如今的三孩規模,也就是說三個孩子一年就要花費三十萬,這還是在幼兒時期。
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當代年輕人不愿意結婚也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了。畢竟,前有彩禮和房價擋路,后有一年低5萬元起步的育兒成本,給誰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生活了。
當然,在這幼兒花費逐年上漲之下,奶粉企業的暴利也是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報告顯示2020年飛鶴奶粉毛利率為72.5%,其中高端產品系列更是達到了79%以上。
而之所以出現中國奶粉價格逐年上漲,并且在全球有名的情況。這里就不得不提這么幾個因素了。
先是國產奶粉市份額的提升,盡管曾經的三聚氰胺事件讓我國乳企市場遭受到了重擊,但是后來外資奶粉開始沒落,再加上這兩年疫情的影響讓國產奶粉開始迅速占領奶粉市場。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我國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53%,其中龍頭品牌飛鶴奶粉更是達到了14.8%。
其次,國產奶粉品質的提升也是國內消費者開始選擇國產奶粉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如果沒有足夠過關的奶粉質量,寶媽們也是不敢放心夠嗎國產奶粉。因此,在經歷過沖擊獲得新生的國產奶粉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讓曾經的外資奶粉優勢喪失,從而逐步占領奶粉市場的半壁江山。
當有了足夠的市場份額之后,國產奶粉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定價權力,為此經常也有網友吐槽,一罐300塊的奶粉實際成本還不到三成,剩下的70%都去哪里了呢?自然是那些層層加價的環節了,比如經銷商、代理商以及零售商這些環節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消費者會認為貴的是好的。為此,曾經就有過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過,不是我們沒有便宜奶粉,而是消費者認為奶粉越貴越好。
高端奶粉能否拯救未來的市場頹勢?
正是因為消費者對于奶粉市場這么一個固有印象,也讓如今很多奶粉企業開始推出高端奶粉,試圖通過更高的利潤,從而抵抗日益減少的奶粉增量市場。畢竟,新生兒數量逐年減少,孩子終究要長大的,如何在新的這增量到來之前穩定住自己的利潤,自然是推出價格更高的高端奶粉了。
只是,高端奶粉就一定是優質嗎?這兩者之間卻不能畫上等號,至少目前一些人看來是的。而在越來越多的奶粉品類背后,到底什么樣的奶粉才是真正適合寶寶的,卻只有那些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才知道。
在這場日益縮減的奶粉市場爭奪戰中,并不會出現一個永遠的贏家,沒有人知道未來誰可以成為真正的王者。至少目前來看,這個答案還不清晰,甚至一場大洗牌卻要到來了。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