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發布關于抵制生產銷售低劣洗滌用品倡議書,表示市場上存在大量低質、低價、偽劣洗衣液、洗衣凝珠,要堅決制止和打擊市場亂象,并對全行業企業提出了五項倡議。
那么,市場上這些低質、低價、偽劣洗衣液、洗衣凝珠到底是哪來的?這些亂象又為何屢禁不止?
5毛的洗衣液、1分錢的洗衣凝珠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家庭清潔護理行業的零售銷售總價值由2015年的人民幣900億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11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5.3%,預計2024年將達1677億元。對于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意味著競爭更激烈。
青眼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國內外知名洗衣液品牌在不同電商平臺,甚至同一平臺售價不一致,也涌現出不少低價產品。除知名品牌外,在下沉市場如直播、社區團購及1688批發平臺,一些“山寨”產品和小品牌因價格低廉也受到消費者歡迎。
以袋裝超能洗衣液為例,在淘寶、拼多多旗艦店,該產品售價分別為5.98元/斤、1.65元/斤。在淘寶及拼多多超能專營店,產品也存在不同店鋪售價不一致,其中淘寶專營店售價在2.48-4.95元/斤之間,拼多多各大專營店售價在3.9-4.95元/斤之間。相比而言,洗衣凝珠的價格則相對穩定。
不過,在1688平臺,青眼看到不少銷售低價洗衣液、洗衣凝珠的廠家,其中更有批發價低至0.5元/斤的洗衣液,以及0.01元/g的洗衣凝珠。
在社區團購及直播電商平臺,也充斥著不少低價洗衣液產品。譬如,在美團優選平臺顯示,號稱“德國阿道夫監制的夲色香氛洗衣液售價11.5元/10斤”,而在抖音平臺,網紅爆款洗衣液批發價僅0.5元/斤。
有行業人士表示,“當前,洗衣液、洗衣凝珠市場都在拼價格,太亂了。”他以一箱洗衣液舉例,“瓶子、蓋子、標簽、箱子價格分別為2.4元、0.3元、0.3元、4元,低成本也要7元/箱。但是有些廠家直接將一箱洗衣液出廠價格壓到了6.5元。這樣的產品很多都使用了低價位的料體,去污力差,甚至可能對衣物造成損害。”
這些低價產品哪來的?
唐山市一品凈日化廠李相亭表示,“洗衣液市場渠道分化較嚴重,對于不同平臺,商家給予的支持政策不一樣,這導致產品出現售價不一樣的情況。
有行業人士表示,洗衣液制造并沒有很高的技術難度,一些小工廠按照自己的配方將各種原料混合,然后買上灌裝瓶及不干膠標簽,即向市場銷售。這樣制作的洗衣液產品,批發價一般在1-3元不等。“電商平臺上售賣的有些低價知名品牌產品,連產品成本價都達不到的,很可能就是假貨。”李相亭說。
在1688眾多低價洗衣液賣家中,青眼隨機詢問一家店鋪,是否有藍月亮售賣,商家表示:“2000桶以上,可以定制生產。”同時詢問青眼“對于產品有怎樣的質量要求”。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地址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雙照街道辦白良村6組。
事實上,這些層出不窮的假冒產品,一直困擾著品牌。不久前,藍月亮發布盈利預警,稱2021年上半年預計虧損3671萬元人民幣。藍月亮表示,業績創新低,主要是因為非客戶平臺出現了大量的低價產品,對定價策略以及價格體系造成了干擾。
不止藍月亮,立白、汰漬等洗衣液品牌幾乎也遭遇同樣的情況。2015年,徐州執法人員在多臺掛河北車牌照的大貨車上查獲800余箱假冒洗衣液,涉及藍月亮、金紡、立白、汰漬、超能、奧妙等品牌;2018年12月,河北省辛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河北某一物流點查處516箱標有“藍月亮”“立白”“汰漬”“超能”“奧妙”等知名洗衣液品牌;2019年3月22日,賀蘭縣公安局破獲1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查獲已封裝的“藍月亮”“超能”“立白”等知名品牌假冒洗衣液298箱,散裝103瓶,用于原材料融合的攪拌機3臺和各種原材料若干等。
劣質產品泛濫
除產品價格混亂,以及大量仿冒產品外,據青眼了解,由于洗衣液大都采用企業標準,且沒有強制性要求,這導致一些洗衣液和洗衣凝珠的生產企業在制定企業標準時,活性物和去污力標準設置較低,“這樣做也能壓縮成本。”
“企業標準只需上傳至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不需審批,這也是個大漏洞,”廣東潤潔日化有限公司席質量官張忠偉告訴青眼。
據QB/T 1224-2012《衣料用液體洗滌劑》行業標準顯示,普通洗衣液產品要達到合格標準,需要總體活性物含量大于15%,同時還需要在3塊規定污布(炭黑污布、蛋白污布、皮脂污布)的去污力指標上優于標準洗衣液才算合格。
“而洗衣凝珠是沒有行業標準的,企業在生產洗衣凝珠時,一般活性物指標較高。如果活性物太低,則無法生產出產品,”有行業工程師告訴青眼。
青眼通過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輸入“洗衣液”“日化”(每次只顯示15家企業,共30家企業)關鍵詞搜素發現,下表11家公司所制定的企業標準中,無一家企業總活性物及去污力兩個指標同時達到行業標準。
這11家公司中,除貴州皚潔日化廠及廣東添樂化妝品有限公司總體活性物指標達標外,其余9家公司活性物指標在3.5%-11%不等。在去污力方面,6家公司的8款洗衣液產品去污力指標在0.3-0.8之間。值得一提,維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標準中不包括去污力指標。對此,有業內工程師表示,“估計產品本身去污力較低,所以沒有包括這一指標。”
另有行業人士稱,在低端洗衣液市場,很多小公司在生產產品時,增稠全部依賴氯化鈉,活性物標準僅在3%-6%左右,料體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這樣生產出的產品,去污力肯定不理想。
在企查查上,青眼以“洗衣液”為關鍵詞搜索,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567家洗衣液相關企業,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企業共6670家,占比達63.08%,同時,30%的企業都為近三年成立的新公司。青眼搜索這些企業發現,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顯示注冊資金金額,同時還有不少企業注冊資本為幾萬元不等。
有行業人士表示,QB/T 1224-2012《衣料用液體洗滌劑》行業標準是推薦性的,根據國家《標準化法》,企業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按照企業標準所生產的洗衣液是合格品,企業并不會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也因此,導致整個洗衣液市場充斥大量低劣產品。
協會牽頭,有望改善亂象?
價格錯亂、山寨品泛濫、劣質產品層出不窮......不少在洗衣液行業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均向青眼表示,“苦低價洗衣液久矣”。
針對洗衣液市場亂象,昨日,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正式發布關于抵制生產銷售低劣洗滌用品的倡議書。其中提到,在深入調研網店、新媒體平臺、超市等相關銷售渠道后,向會員企業收集了部分涌入市場的偽劣洗衣液、洗衣凝珠產品證據,并向行業主管部門以及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舉報。
同時提出五項倡議:一是嚴格守法依規,堅決不觸碰法律法規紅線;二是加強生產管理,推動綠色濃縮化發展,自覺執行衣料用液體洗滌劑行業標準或高于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三是規范經營行為,銷售合格產品,嚴防嚴控假冒偽劣、低質低價產品流入市場;四是倡導文明競爭,規范價格行為,不搞價格欺詐、不正當聯合定價等價格作弊行為;五是主動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的抽檢工作,誠實確認抽樣產品,服從行業主管部門的管理,形成完備的企業自律約束機制。
針對該倡議書,不少行業人士向青眼表示,“不錯,用實際行動來整治行業亂象,彌補現在洗衣液行業企業標準缺乏監督、審批的現象,提升市場產品質量標準。”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表示,該倡議書沒有法律作用,對整治行業亂象作用不大。“針對行業一系列問題,是能出臺一個強制性行業標準,且要求企業標準不能低于行業標準。同時,相關部門還需出臺一套檢查產品的方法體系,定期抽查各個品牌的產品質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洗衣液亂象的整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次中國洗滌用品工業行業協會牽頭,對洗衣液、洗衣凝珠市場亂象的抵制和倡導,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但要想肅清市場,根治亂象,還需多方合力、標本兼治、久久為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