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1屆CBME孕嬰童產業峰會上,舒云母嬰主理人Joanna麻麻以自身經驗出發,為母嬰業者解讀后浪寶媽的消費行為畫像。她表示,產品質量好是后浪寶媽選購的大前提,而產品的附加值是她們選購產品的催化劑。
夯實基礎
產品質量+附加值
對于父母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的寶貝,所以在產品選購時會尤其注意。產品質量好是寶媽選購的大前提,一旦失去這一前提,即使產品營銷做得再好,也沒有辦法產生高復購率。當然,在后浪寶媽心中,只是質量好還遠遠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也是她們較為看中的點。
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產品顏值:后浪寶媽非常關注產品的設計,我們希望產品是包涵美感的,寶貝能通過產品的接觸,潛移默化地產生對于美的認知和追求,從小培養他們的美商。
(2)品牌創新:不論是設計創新還是品牌理念創新, 如果產品可以實實在在解決我們平時帶娃的痛點, 提高使用便捷度, 后浪寶媽都會選擇去嘗試。
(3)體驗優質:如果有多個渠道可供我們買到同樣的產品,我們往往會選擇服務體驗好的渠道,因為優質的服務能為我們帶來更多信賴感。
催化消費
社交網絡+“種草”鏈
現代社會發展節奏很快,女性在社會和職場上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所以產生了很多職場媽媽。這一群體的媽媽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逛實體母嬰門店,面對線上琳瑯滿目的母嬰產品更是無從選擇。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后浪媽媽在社交平臺上崛起,她們分享母嬰好物、輸出育兒知識,通過各種種草分享激發同一群體成員的購買欲望。這也是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培養或者聯合KOL和KOC來進行產品種草,從而影響其消費決策的原因。
架起紐帶
品牌共鳴+歸屬感
同一類目的產品,有故事的品牌更能引起后浪消費者的共鳴,故事中蘊藏的品牌文化和底蘊往往更能打動我們。有故事的品牌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購買商品還看了一部電影的精神享受。
打造錨地
私域群落+信任感
后浪寶媽需要的不一定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一位推心置腹的朋友。一位優質的母嬰KOL能夠建立起與關注者之間的親密關系,為粉絲篩選好物的同時也能真誠相待為她們的進步鼓掌。我們發現私域帶來的轉化率約為普通直播的10倍,且私域運營與寶媽們的關系更為緊密,產品的好壞、寶媽的痛點等信息都能時間得知。比如,寶媽購買食品類產品會出現知識盲區,她們基本不懂如何看產品的成分背標,我們就會在分享好物的過程中輸出知識經驗,同時將優秀品牌的核心價值觀輸出,讓品牌與后浪消費者產生聯系。
我相信,母嬰行業一定是除了盈利之外,更要存愛的一個行業。以母愛為前提,后浪媽媽們也愿意嘗試好的一些新概念,新產品,新思路。我期待母嬰行業越來越美好,實現消費大環境的和諧共處,也希望和母嬰從業者一起共同提升,一同進步!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