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的18.2%,GDP占世界比重的16.4%,但我國的消費支出只占世界總消費額的12.1%,提升空間巨大。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但我國的產品質量、品牌意識距人民群眾的期盼需求還有差距。因此,提升產品品質,打造中國品牌,保證老百姓放心消費,促進消費市場發展,改善民生,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2021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秉承著對好品的執著,深入剖析好品的來源、要求、標準,聚人民之力,鑄強國品牌的“大國好品 以鑒為薦——人民好品工程,品牌影響力論壇”在人民日報社閃亮開啟。論壇內容包括九大主題演講、五個圓桌論壇,并對當下新消費數據洞察、品牌創新、直播帶貨、民族品牌未來、國潮品牌熱、品牌投資等多個熱點視角進行研討。
乳制品作為消費者的重要食品,在疫情期間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功能深受消費者的關注,也是此次論壇的一個主要板塊。“人民好品工程”在此板塊選出了評價生鮮乳的標準以及推薦的品牌,以央媒公信力、影響力指引廣大人民認識、信賴、消費好產品,助力國家供給側和消費側雙向改革。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專家、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東北農業大學校黨委常委、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李翠霞以及聯盟成員單位北大荒完達山乳業、北京三元食品、光明乳業、廣東燕塘乳業、廣州風行乳業、呼倫貝爾農墾、中墾乳業等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了論壇。
發揮農墾優勢,打造民族好品牌
牛奶能陪伴人們從嬰兒、長身體的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個階段,隨著國人健康意識和營養需求的不斷提升,中國人已經將喝牛奶變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習慣。現階段,我國奶業的發展和產品情況如何,消費者怎樣才能喝到一杯好牛奶,論壇中,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聯盟團體標準起草專家組組長李勝利教授為大家做了解讀。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作了《“三品一標”提升行動為,為國民健康提供一杯好牛奶》主題演講
乳業產業不是很大,但是其地位和社會關注度非常高。
一是乳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乳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奶業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振興奶業的系列相關政策。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乳業的發展取得了多項成就:如2020年我國牛奶產量超過了3400萬噸,是世界第四大奶業生產國;規模化比重到2020年達到了67%,奶牛單產水平8.3噸,逐步接近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9%,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76%,是抽檢合格率高的食品;國產乳制品質量和品質不斷提升,種類不斷增多,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二是消費轉型升級對乳品供給提出了新要求。從消費市場增長方面,隨著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乳制品消費量快速增長,2020年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38.4公斤,是2000年的4.6倍。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鐘南山、張文宏等專家為乳制品背書,也推動了乳制品消費的快速提升。從消費升級方面,人們的消費理念發生了飛躍式的變化,由“喝上奶”轉為“喝好奶”,由喝“安全奶”轉為喝“優質奶”,由“喝奶”轉為“吃奶”。而且,低溫奶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奶酪被越來越多家長列入孩子的日常營養清單。
三是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牢記責任和使命。聯盟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將自身做優做強,并中國乳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國民健康提供優質安全的乳制品作為聯盟的主要責任和使命。為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習總書記去年在中央農業農村工作會上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2021年3月,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為奶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圍繞“三品一標”行動,聯盟重點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1)制定“高標準”,2019年、2020年相繼發布《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產品標準--生鮮乳》、《中國農墾乳業聯盟標桿牧場通用要求 奶牛》團體標準,有效提升了農墾奶源基地建設水平,具有非常好的示范、和推廣效果。2)培育“好品種”,農墾1957年在北京南郊、1965年在上海分別建立了種公牛站,1972年培育黑白花奶牛立項,多年來打好翻身仗、推動奶牛育種水平和牛群良種化一直都是農墾乳業的基礎工作,育種工作在不斷完善。3)生產“好產品”,經調研,農墾牧場的乳脂肪率平均為3.96%,乳蛋白率平均為3.28%,體細胞數為19.81萬個/mL,菌落數為3.95萬CFU/mL,均顯著好于農墾團體標準和全國平均水平,達到水平,為生產好品質牛奶提供保障。4)打造“好品牌”,農墾乳業的乳品加工與銷售量約占全國總量的30%,并形成了以完達山、三元、光明、燕塘、風行、中墾、呼倫貝爾農墾等為代表的知名品牌。
現在,農墾乳業不乏好標準、好原料、好產品,但是品牌影響力仍需提高,我們希望能更多的人了解農墾,了解農墾的企業和產品。展望未來,農墾乳業聯盟愿意攜手行業同仁,攜手“人民好品工程”,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打造乳業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為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共同努力和奮斗!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席科學家,農墾乳業聯盟團體標準起草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解讀《牛奶的秘密,告訴你好牛奶的標準》
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其中國家標準是基本的門檻。近年來,國家鼓勵團體和企業制定高于國標的標準,以促進行業的發展。
農墾是中國奶業的搖籃和基礎,是中國奶牛養殖上的排頭兵,其所定義的標準對生鮮乳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國標要求,乳蛋白率大于2.8%,乳脂率大于3.1%,細菌總數小于200萬CFU/毫升,無體細胞數規定。而《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產品標準生鮮乳》(以下簡稱《農墾生鮮乳標準》)要求,乳蛋白率大于3.0%,乳脂率大于3.2%,細菌總數小于10萬CFU/毫升,體細胞數小于30萬個/毫升,不但優于國家標準,也優于歐盟標準。另外,《農墾生鮮乳標準》對奶牛養殖主體也做了300頭以上規模和標準化的要求,高于國標中的100頭。對牧場設備的選擇、牧場建設地點的選擇,也是優中選優,慎之又慎。
為什么這樣制定?因為這些年,中國奶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以前農民使用自家的玉米秸稈,現在使用優質苜蓿;以前是人工清糞,現在是機械刮糞;以前是手工使用擠奶手推車,現在是轉盤式擠奶;以前溫度要求不好保證,現在實行全程冷鏈運輸,實現了生鮮奶的快速降溫,細菌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農墾生鮮乳標準》是目前全球乳業行業里非常的標準,正因如此,“人民好品工程”主辦方推薦并選用了《農墾生鮮乳標準》作為“人民好品工程”生乳方面的標準。《農墾生鮮乳標準》的出臺也間接反映了這些年奶業行業水平的進步,中國完全可以生產出一杯非常優質的牛奶,請大家放心喝!
民族奶品,國貨之光
入選“人民好品工程”意味著企業更積極追求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入選產品達到人民好品測評實驗室倡議的《人民好標準》,意味著成為黨媒央媒共同推薦的好產品,意味著該產品是“人民好品工程”廣大民眾科學消費的推薦產品。
論壇上,“人民好品工程”聯合召集人夏歡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東北農業大學校黨委常委、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李翠霞以及品牌領頭人: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利,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席科學家陳歷俊,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馮立科,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春輝,光明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國慶,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畜牧林草部部長烏恩旗共同討論如何“高標準推動乳業行業高質量發展”,就消費者誤區和企業發展的主要要素進行了分享。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
目前國內消費者普遍存在牛奶知識普及不到位和了解不足的情況。
1)牛奶的分類。牛奶大致分為巴氏奶、常溫奶。巴氏奶也叫鮮奶,采用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加工方法,依托冷鏈將保質期延長到7-15天的奶,在殺滅一定細菌的同時保存了一定的營養。常溫奶也叫超高溫滅菌奶,是在135度下滅菌3-5秒后的牛奶,其中所有細菌都被殺滅,包裝盒里常溫下能存放3-5個月,不變質,不需要冷鏈。人們常說的生鮮乳是指奶牛生產出的3天以內且不含抗生素的奶,是要運到加工廠的奶,是不能直接食用的。
2)牛奶的營養。每個人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一般膳食只能補充700毫克,其余300毫克可通過喝牛奶獲得,每100毫升牛奶約含100毫克的鈣。此外牛奶中的鈣是生物活性鈣,吸收效果好。日本、中國等開展了“學生奶飲用計劃”,中小學生身高得到明顯提升。
3)乳糖不耐受癥。很多人喝了奶后會鬧肚子,懷疑牛奶衛生質量不達標,但國內乳制品早已克服質量安全問題,建議這類人多喝酸奶,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
東北農業大學校黨委常委、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李翠霞
和大家分享兩個知識點。
1)乳制品選擇。大部分消費者對于選擇什么樣的產品,還是很模糊,不太了解巴氏奶、常溫奶、調制乳的區別。其實它們只是根據生產工藝和產品設計的方向,對生鮮乳選擇了不同的生產方法。巴氏奶是低溫滅菌,常溫奶是高溫滅菌。調制乳中80%的原料是奶,其他的20%是營養添加劑,調制乳可以是牛奶也可以是羊奶。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消費群體,對應不同的消費場景,這是根據消費需求而定的。
2)乳制品安全性。在所有的食品中,中國乳制品的質量安全是好的,不管是產品終端檢測,還是過程監測,合格率高達99.9%。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
1)優質奶產自本土,只有國產奶才有可能是優質的,飄洋過海長途跋涉的進口奶沒有國產奶新鮮,這是牛奶的特色決定的,因為牛奶新鮮易腐、保質期短。因此,推薦大家選國產奶。
2)根據需求選擇巴氏奶和常溫奶。如果有冷鏈保證,優選巴氏奶。如果長途旅游,選常溫奶也很好。總之,建議大家多喝奶,選國產,有條件再選低溫,保質期越短就越新鮮,品質越好,營養物質越豐富。
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利
奶業的前端要生產好的產品,一要有品種,好的品種才能表現優良;二要實現規模化養殖,規模化可以使飼料更營養、更科學;三要提高牛場的舒適性,奶牛在良好的環境下飼養,才會產出高質量的生鮮乳。
完達山這些年一直嚴格執行《農墾生鮮乳標準》。剛開始時,有些牧場還有壓力,擔心達不到,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牧場技術在不斷進步,基本達到所要求的水平,有了好原料,才能生產人民所需的好品。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席科學家陳歷俊
從老紅軍進北京,在1956年成立牛奶總站,三元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總結成功經驗有幾點:一是打造乳制品的全產業鏈工程,實現種養加一體化。二是堅持標準化,標準化是規模化的重要核心,可以進行重復持續改進,也是信息化的基礎。三是三元始終把乳品安全作為底線和基本的要求。
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裁馮立科
1)生產高品質牛奶要把好奶源關,種好草、配好種、養好牛,才能出好產品。
2)把好生產關,重要的抓好生產條件,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是加工工藝,軟件是質量管理體系。
3)要有很好的銷售體系,建立自己的冷鏈體系,每天把產品快速、新鮮、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上。
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春輝
分享幾點感悟:
1)好牛奶的標準是香純,喝進去后唇齒之間回味悠長,有淡淡的奶香,而不是感覺寡淡,或有苦腥膻的口感。
2)牛在身邊,奶才更新鮮,所以要喝本土牛奶。
3)應該根據條件選擇巴氏奶和常溫奶。如果有條件,選巴氏奶,活性物質含量高。
4)乳企要想發展好,要建全產業鏈。
5)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的消費觀也很重要,社會各界要注意宣傳。
光明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國慶
我國有自己的民族品牌產品,有質量的自信。好牛奶一定是家門口的牛奶,進口牛奶在時間、工藝上都不能滿足高端的消費需求。《農墾生鮮乳標準》已經遠遠高于歐盟水平,好的原料一定能生產出好的產品。
光明乳業從1911年到現在,具有百年歷史,近獲得了上海市市長質量金獎。光明乳業有定期考核審核機制,在飼料使用、抗生素管控等源頭上保證了生產品質;有十幾家加工廠,前后成立了558個專題整改小組,檢測整改了8000多個小項,保證全程質量管控;有行業內的五星級物流企業,保證了產品冷鏈全覆蓋。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畜牧林草部部長烏恩旗
經過近百年的培育,呼倫貝爾農墾自主培育出來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乳肉兼用型優良品種—-三河牛,其外觀紅黃白花,耐寒性強,是草原的主推。再加上呼倫貝爾農墾實行種養結合和可持續循環、綠色發展的模式,可以想象一下,碧綠的草原上有著成群的紅黃白花奶牛,仿佛就是一個帶有詩意的畫卷。三河牛所產奶的主要營養指標顯著高于一般奶牛,口味清新醇厚,富含生物活性因子,特別適合做高品質的鮮奶和特色的干乳制品。
在“三品一標”的落實行動中,2011年三河牛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9年入選第四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我們的核心場是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的標桿牧場之一,生產標準可控,產品質量有保障。希望借助于“人民好品工程”,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農墾,了解我們這些可靠優質的好產品。
論壇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融合發展部主任孫薇薇、人民好品工程召集人吳衛紅、人民好品工程聯合召集人夏歡,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聯盟成員單位負責人以及與會的其他領導和嘉賓共同上臺開啟和見證了“人民好品 國貨之光”的開啟儀式,“人民好品工程”誠邀各類“民族品牌”積極參與“人民好品國貨之光”,助力大國好品。
人民好品工程
據悉,“人民好品工程”于2020年由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啟動,力圖聯結政府端、產業端、運營端,致力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質感生活。通過設立評測實驗室,著力從產品入手,研究好品、發現好品、賦能好品、傳播好品、營銷好品、孵化好品,將好品帶到人民生活中、工作里、閑暇時。
作為人民日報的官方項目,未來 “人民好品工程”希望變成一座橋梁,優選出來好的品牌企業,為優秀品牌賦能;反哺傳統媒體,讓好的品牌國貨在平臺聚集下發光;并打造“人民好品的年度盛典”,用很接地氣的很年輕化的方式,塑造企業品牌;也會聯合行業協會,組建專家的訪問團,走進企業,挖掘每一個企業背后不同的文化價值。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