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仓库视频,亚洲人午夜精品日韩,神马午夜,电影,精品国产成人亚洲,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您所在位置:首頁 > 孕嬰童資訊中心 > 行業 > 正文

中國飛鶴:貴奶粉養肥了誰?

2021-04-28 08:47   來源:巨潮商業評論   作者:王方玉
概要:越貴反而賣得越好。

  “奶粉價格在中國賣得挺不合理,大家都是做這個行業的,幾十塊錢的成本,賣到四五百、五六百,才有人買,這是什么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

  2020年10月第20屆孕嬰童產業峰會上,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劉森淼短短不到兩分鐘的發言,引發了外界對這個問題的廣泛關注。

  中國奶粉之貴已經不是什么秘密。根據新加坡競爭局對各國奶粉消費均價的統計數據,我國奶粉消費均價(約250元/900g)比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高一截,且遠超世界平均水平(約150元/900g)。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奶粉安全事故之后,中國家長普遍對于便宜奶粉心懷警惕,“貴就是好”的觀念牢牢占據其心智;另一方面就是奶粉行業線上依賴廣告宣傳,線下依賴活動拉新,這些費用全部都要由消費者承擔。

  畸高的價格,自然意味著企業的高收益。抓住這一趨勢崛起,并把這個生意做到頂流集大成的,就是中國飛鶴(HK:06186)。

  憑借高端產品突破、占領三四線市場渠道兩板斧,飛鶴從2017年初一個嬰配粉市占率4.4%的小企業,到2020年第四季度成為市占率已達17.2%(尼爾森數據)的國產奶粉“一哥”。

  就像重倉押注了一只大牛股,飛鶴的市值也隨之大幅飆升,快速上漲至接近2000億港元,上市之后幾乎從未下跌,超越蒙牛、僅次伊利,穩居國內乳企市值第二位。

  中國飛鶴股價表現(自上市至今)

  不過,在高歌猛進的同時,中國飛鶴面臨的問題也很明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行業“明牌”,中國幼兒奶粉市場會一步步萎縮,企業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存量市場,這將考驗奶粉企業的全方位實力。

  飛鶴在線上渠道、一二線市場、中低端奶粉領域都不占優勢。賴以起家的傳統打法也會遇到挑戰——靠不斷加大營銷、渠道的投入來做增長,后只能通過更高的價格去抵消,直到消費者終于發現:原來奶粉本不應該這么貴。

  貴奶粉肥了誰

  飛鶴的判斷非常準確:越貴反而賣得越好。

  2020年上半年,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自曝家底:

飛鶴奶粉折成公斤價,全世界貴。

  他還直言,消費者的認知是“好的就是貴的,雖然飛鶴有200元以下的奶粉產品,但是高端產品賣得更好。”

  這段發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飛鶴成功的秘訣——卡位高端。為此,2015年飛鶴還曾砍掉了一支100元左右價格的低端產品線,全面打造高端。

  事實證明,飛鶴當初的判斷非常準確:越貴反而賣得越好。數據顯示,國內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市場份額,在2014年時只有22%,到2019年已經增長到43%,平均售價從336.3元/kg大幅提高到438.2元/kg。

  精準的定位讓飛鶴快速騰飛。2016年-2019年,其營收從37.24億元升至137.22億元,凈利潤從4.06億元提高到了39.35億元。同時,其產品結構中,2019年,高端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占總營收比重高達68.6%。

  2019年,中國飛鶴的毛利率高達70.03%,凈利率高達28.58%,2020年又分別提升到了72.5%和39.93%。在飛鶴之前,從未有過一家奶粉企業凈利率可以接近30%。以致于2019年上市,香港投資機構GMT Research做空中國飛鶴時表示,飛鶴“好得不真實”。

  如此高的毛利率和凈利率讓同行羨慕不已。對比同樣是乳制品龍頭的蒙牛,兩者在營收上完全不在一個級別,蒙牛的營收是飛鶴的五倍多,但凈利潤方面,飛鶴是蒙牛的兩倍還多。

  然而,高價奶粉與高品質不能完全劃上等號。除了乳企享受超高凈利潤、賺得盆滿缽滿之外,高價中的相當一部分成本并不是來自養殖環節,而是廣告費。

  有專家指出,目前國產奶粉整體價格構成體系是存在缺陷的,產品成本在價格體系中占比并不是特別高,營銷、渠道費用占比非常高,大概占一半以上。

  以飛鶴為例,2016年-2019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從13.69億元增加到了38.48億元,且每年均在年營收的三成左右,4年間銷售及經銷支出,占4年總營收的比重達到了32.67%。

  這與飛鶴每年微薄的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對比。上文的做空機構GMT就質疑,2010財年,飛鶴推出星飛帆產品時,僅花費16.9萬美元用于研發。2016年公司研發投入僅為1281萬元,2017財年僅為1471萬元人民幣。只有在研發支出增長至1.09億元人民幣(約占銷售額的1%)的2018財年,研發支出才變得有意義。

  2019年、2020年飛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1億元、2.65億元,這1.2%、1.4%的研發費用率也顯得摳門兒。也因此讓外界對飛鶴有了“重營銷輕研發”的印象。

  心智套利和渠道織網

  找到消費者心智的空白點,并與之建立聯系。

  從一個二線品牌到國產奶粉“一哥”,飛鶴快速增長依賴兩板斧,一是憑借高端定位突圍,二是在渠道變革之際占領三四線市場,分別對應品牌和渠道。

  《定位》一書中提出了“神經網絡”理論:用人的心智進行套利。即找到消費者心智的空白點,并與之建立聯系。

  在品牌形象方面,飛鶴充分利用了這一理論,早提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是擊中了消費者認知的空白點,使消費者形成“飛鶴更適合中國人體質”這一印象,占據心智。

  根據合作伙伴公開披露的信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競爭戰略就是由擅長定位理論的君智咨詢打造的。

  而實際上,2016年實行奶粉配方注冊制之后,基本上市面上通過注冊制拿到生產資質的奶粉品牌,在基礎營養方面的差距并不明顯,只是一些優勢配方成分上有區別而已,這些添加成分實際上差異也不大。在新浪的官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關于飛鶴的投訴并不比貝因美、美贊臣等對手少。

  因此這樣的定位策略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風險:現實產品容易跟不上心智產品。投入銷售的費用過高,研發和產品方面容易缺位。這點從飛鶴的銷售費用和研發投入占比中也可見一斑。

  2016-2020年中國飛鶴費用投入情況

  一位咨詢界業內人士告訴巨潮,也正是因為強調定位戰略,飛鶴仍然是以三、四線城市為主,難以占據高線市場。目前來看,高線城市消費者無法被廣告打動。

  渠道方面,飛鶴成功把握了我國奶粉行業渠道的變化趨勢,從而牢牢占據了母嬰店的渠道。

  2020年我國幼兒奶粉銷售渠道分布

  根據尼爾森數據,2011年奶粉行業主流渠道為商超渠道(收入占比44%),但隨著渠道變革,母嬰店逐漸崛起成為主流渠道,占比由2011年的33%提升至2018年的56%,而商超占比逐年下滑至2018年的18%。

  渠道轉型,是導致近十年來我國奶粉行業格局變換的關鍵因素之一,重創了不少前期以商超為主的企業。而飛鶴則趁機布局,2019年其渠道終端已經高達10.9萬家,集中分布在三四線城市,遠超過競爭對手。

  飛鶴能夠維持下沉市場渠道的關鍵,就是高售價和高利潤。其將高利潤讓給母嬰店店主,借營銷手段和私域流量留住用戶。

  有業內人士指出,多美滋,惠氏,美贊臣,雅培等國外品牌,留給代理商和門店的毛利率都非常低,幾乎不賺錢更多的是引流。而飛鶴給門店的利潤空間要大的多。

  線下營銷手法類似保健品,會有專門導購1對1宣傳和服務或者小母嬰店老板直接推銷,同時用免費禮品等拉新客參加活動。財報顯示,飛鶴2019年全年舉辦了超50萬場線下活動,平均每天就有約1370場活動同時開啟。

  何時告別智商稅

  只要有足夠的利潤,就會吸引其他企業來分一杯羹。

  依賴高端定位、心智套利和渠道織網,中國飛鶴在過去幾年間坐穩了國內奶粉老大的寶座,同時享受了“全世界貴”奶粉下的高盈利水平。

  但只要有要利潤足夠高,就會吸引其它企業進去分一杯羹。無論是價格戰還是廣告戰、渠道戰,這種利用信息差、高額渠道激勵而實現的高盈利復制起來,對于其他乳企來說并不困難。

  乳業專家宋亮就指出,奶粉企業產能過剩,產品、品牌和渠道同質化嚴重,理論上各家只能通過價格戰提升市場份額。他還表示,有不少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經過打折促銷后,實際成交價格會回到中端。

  飛鶴所依賴的以母嬰店,是一種具有中國低線城市特色的經銷體系,其實存在很明顯的缺陷:增加環節,渠道利潤過高。和減少中間商的零售大趨勢背道而馳。

  機構“中童觀察”指出,當前新四大粉(飛鶴、君樂寶、合生元、澳優)留給渠道商的利潤空間已經比以前的“自主品牌”少了一半,它們終有一天會變成老四大粉那樣的通貨,給渠道的利潤至多15%,甚至可能保證不了,這是客觀規律。

  未來預期方面,隨著國內出生率的下降,市場萎縮,奶粉企業獲取流量將越來越困難。在收入結構上,飛鶴的業績高度依賴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則首當其沖受到更大影響。

  數據顯示,飛鶴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占營收的比重合計高達91.4%,其他乳制品、營養補充品收入只占8.6%。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為了保持增長,飛鶴將目光投向了新業務。飛鶴提出,下一個五年,將圍繞兒童和成人奶粉打造第二成長曲線。

  4月25日,有消息稱飛鶴將收購一個中低端奶粉品牌,但很快就沒了下文。

  不過這則消息折射出了飛鶴的焦慮——想要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補足中低端市場非常關鍵,并購可能是快的方式。幾年前砍掉的低端產品線,現如今可能又要撿起來。

  但這些新業務如中低端奶粉、老年奶粉幾乎不存在信息差,很難再收消費者的“智商稅”了,它們的盈利能力,也并不支撐幼兒奶粉重金砸廣告加渠道的打法。

  寫在后

  2019年6月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國產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希望力爭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當時實際的情況是,國產乳粉市場占比只有20%左右。這是飛鶴業績不斷增長的政策背景。

  2020年7月8日上午,知名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表示它在做空中國飛鶴股票,中國飛鶴僅值每股5.67港元——這意味著從當時的市值情況來看,有64%下跌空間。

  這家做空機構認為,飛鶴夸大了嬰兒奶粉的收入,同時還涉及各種財務數據的造假。隱含的意思是,這么好的財務數據,不太可能是真的。

  但隨后中國飛鶴的股價繼續上漲,至今漲幅已經超過40%。如果Blue Orca Capital確實有做空并且沒有離場,那么顯然它將損失慘重。到今天,中國飛鶴的股價仍然高高在上。全球資本的審視之下,所謂“財務造假”早已沒了消息。

  在飛鶴完美的經營背后,消費者不僅沒有獲得國產奶粉發展的紅利,反而貢獻了全球少見的超額利潤。這是飛鶴經營上的成功,卻也成了全行業值得反思的一面。

編輯:源灃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手機掃碼分享

關注微信公眾號

返回頂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欧美日韩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脱内衣一件都不留视频| 欧美在线日韩精品| 天天日天天操天天干|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人区| 欧美日韩黄色| 亚洲精品18久久久久久| 吉吉影音成 人影院6655|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禁止十八成人无限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在线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