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瑞咨詢發布《2021中國母嬰市場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新一代90、95后“寶媽寶爸”人群占比近六成。
年輕一代人群進入育兒期,Ta們如何為寶寶選用產品?
95后的小艾成為寶媽8個月,因為孩子有過敏體質,她在選擇奶粉上更為謹慎;寶寶只有7個月大的小倩,在挑選奶粉上,一定是要營養元素更豐富的高端有機奶粉;97年的年輕媽媽小雯,對嬰兒產品的顏值要求更高,“寶寶屁糧也要精致”……
母嬰消費需求邁向多元化,品牌商家和電商渠道如何應變?
對此,京東母嬰有著自己的“心法”。自2008年上線母嬰品類、2016年創“京東超市寶貝趴”以來,京東持續深耕母嬰,在今年新一屆的“京東超市寶貝趴”上,京東更是提出:讓育兒更輕松。
那么,聯合起品牌商家,京東在諸多母嬰新品牌、新產品“登臺亮相”之際,又扮演著什么角色?
撥云見日
一個母嬰新品牌如何在京東上“生根發芽”?
“我們(哆貓貓)是去年9月成立的新消費品牌”,武軒永向地歌網介紹稱。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武軒永在去年創辦了哆貓貓,殺入兒童零食賽道。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成為寶媽寶爸的90后、95后普遍擁有較高學歷,且對寶寶飲食的關注度與品質要求也更高。基于年輕寶爸寶媽的高需求,兒童輔食也逐漸進入“尋常父母家”。目前,兒童輔食在國內的市場滲透率達到25%。
但當下,國內兒童輔食市場也面臨多品牌、產品同質化等諸多挑戰,加之小紅書、微博等各類“種草內容”的影響,父母為孩子挑選輔食會更為慎重。
武軒永也曾談到過,目前,90、95后,甚至未來會逐漸出現的00后父母,對給到孩子的產品,選擇是非常挑剔的,他們會格外重視食品的配料和成分。顯然,母嬰產品的消費需求正變得多元、精細化。
這也給品牌方提出新問題:如何匹配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
傳統大品牌擁有品牌力的沉淀,但在用戶選擇變多的情況下,新品“破圈”同樣是難點;而例如哆貓貓這類新品牌,如何建立“品牌根據地”,則是更為關鍵的問題。
品牌產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借力新渠道、新技術與新模式,促進母嬰新品牌和新產品的打造推廣,才是母嬰產品在多品牌的垂類市場中精準匹配用戶需求的正解。
京東就成為部分新品牌的“加速器”。
京東新品成長體系
實際上,前述的哆貓貓品牌,在成立后的第二個月,就開始在京東渠道進行試水。武軒永在接受地歌網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京東,一是因為“平臺安全,售后服務有保障”,二是因為京東在母嬰品類上已經建立起更強的品牌合作體系。
而京東能給“哆貓貓們”帶來什么?武軒永表示,哆貓貓曾推出過一款嬰兒輔食面條,但產品上線之際,團隊也在探討,父母購買“輔食面條”的關注點何在?是防腐劑含量?還是口感?還是營養元素?
后來,京東的大數據告訴了他們答案,顧客在平臺搜索輔食面條產品時,往往更關心“是否加鹽”,這讓哆貓貓的團隊快速洞察到了產品賣點。
另外,兒童紙尿褲品牌Beaba的渠道總監汝騰飛也告訴地歌網,品牌于2018年年底上線京東自營渠道,繼而根據京東超市提供的用戶對于品類的關注要點、價格帶區間等關鍵點更好地做了適配。
顯然,京東作為一家年度活躍買家近5億的綜合電商平臺,已經積累起海量的商品搜索、用戶反饋等數據,平臺再通過技術能力,在龐雜的數據海洋中,精準定位用戶需求、痛點,與品牌一同找到突破點。
以技術能力為基底,京東相當于在用戶和品牌商家之間,架起一道橋梁。換言之,在用戶需求急劇變化之下,京東正在與品牌商家一起快速奔跑。
當然,京東給母嬰品牌帶來的,不止于線上銷售、用戶反饋,更提供了一種從供應鏈、產品再到營銷的全域服務能力。
“叫好又叫座”
京東如何讓母嬰垂類品牌“既叫好又叫座”?
當下,零售市場面臨更多的,是商品如何與多元的消費需求進行匹配?
母嬰市場也面臨類似問題,用戶要求變高,產品選擇也在變多,育兒經濟壓力、初為父母的心理緊張感也在困擾著新一代父母,他們對產品的關注點高度分散且多元。
同時,兒童產品的消費行為有著“強信任關系”的屬性,父母會認準與孩子身體條件、后天成長為合適的一款品牌或產品,并長期購買,熱情極高。
所以,母嬰新品牌、新產品如何建立“消費信任關系”?
用戶需求高度分散,流量“去中心化”,哆貓貓、Beaba等品牌如何在一眾廠商中,捧得用戶的“玫瑰枝”。京東對此給到了品牌商家,線上線下全域營銷的解決方案。
在線上,京東提供短視頻、店播等內容營銷形式,以及“三超”“新品雪球計劃”“新品45天養成計劃”等營銷工具;線下,京東今年預計開出1000家母嬰線下店,繼續深耕消費場景。
在全域營銷的基礎之上,更多新產品、新品牌因此獲益。今年3月上市的Babycare IP定制款皇室木法沙紙尿褲,依托京東的“新品雪球計劃”,通過前期種草和精準培養,借助IP項目“京東小魔方”實現全面爆發,當天銷售額就超過500萬元。
同時,去年11月登陸京東自營的哆貓貓,通過站內文章、小視頻等形式展開精準營銷,武軒永還介紹到,哆貓貓是目前京東母嬰品類中直播時間長的商家。
“每天準點直播17個小時。”
從線上到線下,京東針對垂類品牌、產品的全域營銷,實際是將海量、分散的用戶需求,集中到一個或多個入口(大促、新品推廣等)里,“一步到位”觸達品牌。
尤其是母嬰產品這一高度細分的賽道,品牌更需要全域營銷的解決方案,精細化地向用戶展現賣點、優勢,長此以往,讓用戶真實感受到產品的優勢。
用戶“叫好”新品牌,再進一步,京東還幫助母嬰產品更“叫座”。
通過技術端洞察用戶需求,營銷端觸達用戶,更深一層,通過C2M反向定制的模式,京東能從供應鏈層面,助力母嬰品牌,滿足用戶需求。
京東C2M反向定制
例如,京東母嬰通過京東大數據分析,發現大量用戶搜索小米和南瓜。于是,京東聯合嘉寶品牌打造的C2M產品“小米南瓜營養米粉”上線,三個月內躍居品類TOP單品,貢獻品牌銷售額的10%以上。
武軒永也介紹稱,去年11月品牌在京東測試期間,哆貓貓推出了一款兒童“開胃山楂”食品,但通過京東大數據發現,用戶下單購買時,會更關心山楂是否為“”食品。
基于對產品“”的細分需求,京東聯合哆貓貓推出了反向定制的開胃山楂產品,正是主打“劑”。
汝騰飛表示,在去年618前夕,Beaba與京東推出了紙尿褲產品“叢林狂想曲”,在產品制造上主打“流水線封裝、壓合一步成型”,產品更透氣、吸附力更強。
在整個2020年,“叢林狂想曲”這款京東單品銷售額,占到Beaba總銷售額的20%。
同時,通過C2M的反向定制,京東不僅助力產品更貼合用戶需求、切實解決用戶痛點,而且能從品控管理、倉儲分揀等環節,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廠家的經營效率。
一舉多得。
因此,通過C2M模式,京東在幫助母嬰品牌洞察消費需求的同時,更落地去優化和改造產品,武軒永也表示,京東的產品經理,也經常會依照數據反饋,“給我們提建議”。
在問及哆貓貓的成績單時,武軒永透露到,“進駐京東后,我們一段時間內都是寶寶零食類目里的TOP2品牌。”
這背后,京東提供的不止是C2M、運營反饋等某個單點,而是從供應鏈、流量再到服務的全鏈路能力,還有長期以來京東和品牌商家建立起的合作保障關系。
對垂類新品牌而言,京東是建立品牌心智、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陣地,有多年母嬰從業經歷的汝騰飛也表示,京東在紙尿褲領域的市場份額,相對。
顯然,這背后也是京東模式在做支撐。
京東模式
如前所述,母嬰市場正急速變化,年輕一代父母正成為消費主力,“Z世代”寶媽寶爸或看重產品營養成分、或關注產品性價比、或相中高顏值產品……
例如,京東在奶粉品類上的一項數據證明,羊奶粉、有機奶粉等高端品類的銷量和搜索量都上漲明顯,用戶眼光正變得更為“挑剔”。
顯然,母嬰產品的消費決策鏈正在變長,消費意向變得更為多元,父母除了關注產品品牌外,更會關注產品包裝、配方,乃至物流、售后服務等環節。
這一現象是發生在包括母嬰在內的全品類中,這也是消費升級的重要表征之一。用戶的消費體驗不再只針對于“下單、付款、取貨”,而是對從決策到售后的各環節,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去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表示,“初中國消費者在線上線下購買商品的時候,基本上是以滿足基本功能性為主……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消費者會有品牌性需求……再往下走的時候,我們發現除了常規性的品牌以外,消費者對新的功能,包括一些美學商品會有更多的偏好性,這個時候的消費需求就會更高階……緊接著是第四階段,是更多的是有責任的消費需求。”
面對消費需求、體驗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徐雷也指出“我們會通過自己在技術上、組織上、供應鏈上的能力上去服務盡可能多的消費者,并且這個服務過程是可持續,能夠得到良性的商業回報和企業社會回報。”
因此,京東正在與品牌一同,構建新的鏈路。
京東超市作為全國消費者信賴的商超,被眾多追求品質消費的用戶認可,也會成為平臺上母嬰品牌的重要信任背書,這是從消費者的品牌心智建設上,京東能給到的“軟實力”。
同時,在包含母嬰在內的多個垂類中,京東都在不斷打造前述的全鏈路解決方案,通過全域消費、C2M,京東正助力品牌提供更精準、更專業化的消費體驗。
照此路徑發展,京東還會繼續成為母嬰新品牌們的得力“助跑手”。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