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及宏觀政策等多重紅利,加速了中國母嬰市場的發展步伐。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11-12月中國母嬰行業月度運行及年終盤點數據監測報告》顯示,在2020年,我國母嬰市場規模達到4.09萬億元,預計2021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776萬億元,2024年將達7.63萬億元。
圖:艾媒網
顯然,母嬰行業已成一個龐大的賽道,同時隨著消費水平的升級,國內母嬰市場仍然存在一片“黃金海”,而母嬰品牌如何攻占母嬰市場和用戶心智,在品牌營銷競爭中實現突圍顯得十分重要。
母嬰市場持續增長,
其品牌成長空間大
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的態勢,“母嬰經濟”正在成為快消品行業的增長藍海。根據2020年的融資情況來看,2月和11月、12月是母嬰行業融資數量較高的月份。雖然2020年是近5年來母嬰行業融資事件和融資數量低的一年,但部分企業仍獲得了高額的融資,這一點反映了資本依然青睞有潛力的企業,行業資源在加速向頭部集中,行業企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圖:艾媒網
隨著90后、95后步入適婚適孕年齡,這個年齡段的群體進階為母嬰人群主力軍,據統計,在2020年我國媽媽群體中,30歲以下的媽媽群體累計占比近70%,取代了80/85后在生育方面的主導地位。「Z世代」成為新媽媽群體的主力軍。
疫情前,中國母嬰家庭人均月消費增長略高于全國人均月消費水平。疫情發生后的2020年度,中國母嬰家庭育兒人均ARPU次超過5000元,達5207元,年度增長11.9%,相比往年增速大幅提高。
圖:比達咨詢
當下,Z世代群體成為母嬰市場的「消費新勢力」,他們崇尚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特別是在剁手母嬰產品時,希望得到更走心的深度溝通和信任聯結。據《中國90后媽媽消費洞察白皮書》顯示,90 后媽媽更傾向于「專業型消費」,在面對紛雜的廣告時,會堅持獨立思考,冷靜選擇,更多為專業推薦動心。
較之“前代”媽媽,他們有更強的消費能力和更高的消費意愿,喜歡“嘗鮮”,對更“精細化”的養娃產品需求較高。同時該群體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孩子與媽媽月平均消費為1:1,表明新群體媽媽在精致養娃的同時也注重自我悅己的消費。
總體來說,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消費升級的浪潮,以及她經濟的崛起,都推動了母嬰產業的發展。加上新生父母育兒觀念不斷升級為精細化撫育,家庭母嬰支出占比持續提高,可以說,競爭日益激烈的母嬰市場蘊含了巨大的品牌成長空間。
媒體形式多樣化,
助力品牌完成形象塑造
對于母嬰市場來講,一方面是萬億級市場的紅利,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場爭奪和不斷增長的細分領域市場,因此,對于品牌來講,快速搶占用戶心智,擴大曝光量顯得尤為重要。但在信息超負載、媒介粉塵化、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環境下,傳統營銷疲態盡顯、日漸式微,很難取得品牌預期的宣傳效果,實現用戶的有效觸達,給企業帶來持續增長。在此情況下,戶外媒體的優勢日益凸顯,逐漸成為母嬰品牌營銷的主戰場。
今年4月份,專注于羊奶粉這一細分賽道的愛悠若特品牌正式加碼高鐵營銷,品牌高鐵廣告登陸全國57座高鐵重點樞紐站,以上千塊黃金廣告位開啟“霸屏模式”。充分利用高鐵媒體覆蓋度廣、滲透度高,場景營銷效應強等特點,直擊精準目標人群,通過大規模、高強度的廣告態勢,并把握五一前的黃金營銷時機,提升品牌宣傳力度,攬獲更大人流,獲取更多曝光。據了解,此次愛悠若特品牌將會達到億萬級曝光。
圖:奶粉圈
在CTR發布的2021年2月中國廣告市場研究報告中提到,2021年2月電梯LCD廣告花費0品牌中,妙可藍多排名位居榜;在電梯海報廣告花費的0品牌中,母嬰類產品占了兩個,分別是君樂寶和飛鶴。
圖:CTR洞察
此外,據秒針系統統計,2020年全國戶外廣告增幅0中,母嬰行業增投顯著,位列第三;在2020年全國戶外廣告TOP20品牌中,母嬰類產品占據4席,分別是君樂寶、蒙牛、伊利和妙可藍多。
圖:秒針系統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家庭體驗消費時代,而母嬰產品的消費決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更傾向于家庭消費決策,其目標消費群體包括媽媽群體、爸爸群體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所以,基于家庭消費場景產生的社區媒體,同樣受到各大母嬰行業品牌主的青睞。
如奶粉品牌圣元優博,在品牌精準營銷過程中十分熱衷于通過點亮地標建筑,與大幅樓宇電梯廣告的投放,展開品牌多城聯動,傾力打造戶外媒體矩陣,撬動品牌圈層的聲量疊加。今年3月,優博進行了一場“幸福的高光,媽媽的美妝”主題活動,借助“線上小程序打卡+線下美妝主題媽媽班+線下促銷活動+社群電梯投放”打出營銷組合拳,利用多媒介的流量池入圈年輕群體,完成品牌年輕化戰略。
圖:奶粉圈
總體來說,對于線下戶外媒體渠道,近幾年高鐵、地鐵、電梯廣告、戶外大屏等主要受到母嬰品牌的追捧,包括飛鶴、伊利金領冠、君樂寶、佳貝艾特、海普諾凱1897、藍河、蓓康僖等品牌都進行了戶外廣告投放。無疑,通過戶外廣告的全面覆蓋和精準觸達,能有效提升品牌價值,占據用戶心智。
品牌實現破局營銷,
戶外媒體投放不可或缺
聚焦母嬰市場,一方面,用戶迭代更新的速度快,消費產品的生命周期短,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另一方面,新生代的爸媽群體對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消費觀發生了改變,這就要求品牌必須通過有效觸達的營銷形式,以及真正能洞察到消費者心理的營銷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強大的流量基礎。
那么,在此過程中,戶外媒體憑借其獨有的場景優勢和媒介傳播能力,成為品牌實現破局營銷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先,戶外廣告具有真實有效的曝光量和覆蓋面,有效解決了線上媒介過于碎片、零散給消費者帶來的接觸盲點。吳曉波此前也提到過,人們每天會接觸到2000個品牌,但不在場景中出現的品牌都與你無關。只有在場景中出現、能讓你多看兩眼的那個品牌,才叫做跟你有關的品牌。而根植于人們日常生活場景展開的戶外廣告,才是消費者的核心接觸點,可以說同時與手機中0.5秒就會被劃過的廣告相比,線下這些能讓消費者多看幾眼的廣告重要性十分凸顯。
另外,在這個媒介充斥的時代,品牌想要爭奪受眾的注意力,整合營銷必不可少,融合線上與線下的優勢,復合媒體間的聯動使品牌傳播效果增強。在全渠道營銷過程中,戶外廣告能結合技術創意,從互動、場景和內容多方面承載品牌信息,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以飛鶴、君樂寶為的國產奶粉頭部品牌為例,都是打造了一條完整的營銷鏈條,線上通過聯動KOL進行內容種草,迅速觸達核心母嬰粉絲群,另外通過短視頻和社交媒體平臺結合產品特性塑造**話題,持續拓展品牌影響范圍;線下利用電梯廣告、地鐵廣告等戶外廣告渠道擴大品牌曝光量,同時還能為向線下門店導流。借此營銷模式,飛鶴品牌一路扶搖直上,完成國產品牌的逆襲,2019年飛鶴成功實現高端產品線銷售增長200%,2020年飛鶴更是取得了185.93億元銷售額的佳績。
圖:奶粉圈
小結:據相關財報顯示,2019年伊利廣告費用投入為110.41億,蒙牛廣告費用投入為84.999億,2020年飛鶴的銷售及經銷費用達到了52.634億元。另外,據CTR顯示,2021年2月幼兒奶粉在多個廣告渠道花費同比增長顯著,一系列數據表明,母嬰市場風起云涌,其市場規模的增長也從未停止,各大品牌都在擴大營銷投放。在此過程中,戶外廣告需要抓住機遇,利用自身媒介優勢助力母嬰品牌脫穎而出。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