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中國產婦坐月子的時間集中在28-42天,占比54.4%,此外在56天以上的比重在11.4%,坐月子在一個月左右是主流。女性是職場中的重要力量,但隨著職場競爭以及性別歧視等因素存在,女性為了快速回到職場,加上女性收入的提升,對月子產品等可以快速恢復身體的護理產品的消費意愿較高,數據顯示,超過78%的產婦愿意選擇月子護理產品。
2021年中國母嬰護理營銷數據分析(一)
調研數據顯示,近6成(59.8%)受訪消費者使用過母嬰護理服務。在消費者選擇母嬰護理服務商時,重點考慮服務者的綜合素質及其透明度,其次才是公司的規模與知名度、產品價格。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母嬰護理幫助孕產婦解放體力勞動,是一種重視體驗的服務,因而對服務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而且一般使用母嬰護理的消費者收入也比較高,對服務的價格關注度會下降。
2021年中國母嬰護理營銷數據分析(四)
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母嬰護理服務的整體滿意度相對較高,具體來看,在表示“非常滿意”的維度中,母嬰服務質量占比高,接近4成,其次是服務者的技能,接著是服務價格。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母嬰護理行業,初是通過雇傭保姆的形式照顧產婦和嬰兒,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高,但隨著月子中心、月嫂等專業護理服務的出現,護理護理在專業分工、垂直領域上更加專業和標準化,因而滿意度較高。
2021年中國母嬰護理營銷數據分析(五)
數據顯示,在沒有消費母嬰護理服務的原因中,超過5成是對母嬰護理服務不了解,38.4%認為傳統育嬰模式就很實用,此外還有三成認為當前母嬰護理服務價格過高。盡管如此,其中有6成的用戶表示未來會使用母嬰護理消費。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母嬰護理服務需求潛力較大,因而商家可以通過全渠道營銷提高產品的社會認知度,同時加快護理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出價格更加親民的護理服務產品。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