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增一抹綠 為家園添一份希望
三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三月是萬物復蘇的日子,三月更是植樹的日子。3月12日,那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植樹節。
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于1915年倡議設立,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
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新中國成立后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后代。
植樹節對孩子的意義
1.陪孩子種一盆綠植。和寶寶一起等待種子發芽的過程該有多美妙啊!讓寶寶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寓教于樂,美化生活又怡情,激發創意還簡單,讓孩子學會動手,從小培養他愛護環境、欣賞生活!
2.少用一次性筷子。我國一年大約要消費掉一次性筷子450億雙,相當于需要砍伐掉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在植樹節這一天乃至今后的日子里,請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吧!
3.少用一張紙。現代人的衛生意識可是越來越高,飯前飯后洗手,洗手后順手一個動作,一張,兩張,三張,四張......這個植樹節,我們也可以拒絕洗手后慣性抽紙巾,而是準備一塊干手帕來代替!
4.陪孩子繪一副美化家園、有關綠化的畫,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植樹、綠化的快樂與好處!
5.搜集與植樹、環保有關的文章。組織一場植樹、環保問題競答賽、研討會。看一場與樹有關的電影等。用眼睛、嘴巴和耳朵來感受和傳遞植樹節的意義。
3月12日植樹節,帶著孩子一起去植樹吧!
讓孩子知道植樹造林的意義,懂得如何去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提高孩子的環保意識。所以,植樹節來臨,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回歸大自然,并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間吧!
擴展小知識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
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
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
以色列稱為”樹木的新年日";
緬甸稱為“植樹月”;
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
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
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
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
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了解這些植樹節小知識,讓我們一起愛護綠色地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