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下降,新生兒出生率斷崖式下跌,加劇了幼兒市場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奶粉還是輔食、都開始在更加細分的領域展開角逐,同時,也把延伸產品線當做重中之重,中童和大童消費成為行業的關注重點。
01、消費對象悄然轉移
據《財經》報道,從2011年二孩政策放寬開始,國內每年新增人口不斷被推高,在1600萬-1650萬左右,從2015年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國內的出生人口總數迅速攀升至1786萬人,創下2000年來的新高,2017年的數字有所下滑,但依然達到1723萬人。但隨后的2018年、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下滑。
隨著我國近幾年新生兒出生率的持續下滑,人口紅利給母嬰行業各品類帶來的增長已經難以再見到。反而給母嬰行業帶來了壓力。
曾經的母嬰行業處于躺贏的狀態,無論是奶粉還是,只要營銷做的好、導購給力,產品就不愁賣。但隨著各種紅利的消失,消費對象的減少,客觀上給行業帶來壓力,市場逐漸處于存量競爭時代,使得市場爭奪變得越來越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企業逐漸把目光放到更廣闊的領域,中童、大童消費成為企業布局的重點,消費對象已在不知不覺中轉移。
02、大童消費成關注點
根據《國際兒童權利公約》指引,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但在醫學界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兒童的年齡段指0至14歲。目前,中國兒童食品市場存在著可觀的結構性機會。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僅0-9歲人群約占中國總人群的11.8%,合計約1.7億人,而中國兒童產業中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80%的家庭中,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
如此可觀的市場,再加上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是兒童能夠成為母嬰行業內各個細分行業重點關注對象的原因之一。
在幼兒配方奶粉競爭進入深水區后,兒童奶粉成為延長消費周期的重點,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嬰配粉企業的標配,不少企業都有多個兒童奶粉品牌,甚至也有不少專門做兒童奶粉的企業,可見“兒童”的吸引力。
同樣關注兒童群體的,還有不少零食企業。三只松鼠推出小鹿藍藍互聯網嬰童食品品牌,實現對6個月-14周歲全面覆蓋。百草味推出童安安小朋友品牌,瞄準3-12歲兒童推出兒童食品。良品鋪子推出良品小食仙,專門聚焦3-12歲兒童零食領域。
中齡和大齡兒童成為母嬰行業的關注點并不意外,畢竟有龐大的消費基礎做保障,競爭相對也更加寬泛,企業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間,也有更大的機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