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和電商的沖擊下,母嬰門店的生意越來越淡。當務之急,就是改變傳統營銷方式、尋求新的業務方向,引流客戶的同時還要讓他們留下來,聚集成門店自己的私域流量。
在生育政策鼓勵與消費紅利釋放的雙輪驅動下,母嬰行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是拉動GDP增長的動力源泉之一。據測算,2020年的新生兒人口將增加1800萬。伴隨上一次嬰兒潮出生的90后相繼步入生育年齡,新一輪的嬰兒潮或將來臨,屆時也將誕生母嬰產業相關的一片市場藍海。
母嬰行業怎么樣 母嬰行業預計市場占有率和市場規模分析
母嬰產品不同于普通的快消品,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對產品安全、健康問題更為敏感與關心。在沒有與母嬰店建立信任連接前,消費者很難在店內進行大額消費。
轉型迫在眉睫,但怎么轉是母嬰店急需思考的問題。在業界看來,對于廣大中小母嬰店來說,不能和大型連鎖硬碰硬,而是需要錯位競爭,走差異化路線。具體而言,在產品布局上,為了建立母嬰店的流量梯隊需要布局大品牌,為了維持利潤,差異化的品牌也不能少。
市場在不停的變化,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就需要順應這樣的變化。母嬰實體店的迅速擴張雖然能給企業創造一定的利潤,但是這些卻遠遠不夠,電子商務仍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流之一。喜歡網購的人們更愿意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信息,只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獲得更大的知名度,打響自己的品牌。
中國幼兒產業研究中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幼兒產品消費大國。與此同時,早在年初就有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的母嬰市場總規模就高大3.1萬億元。而在剛剛結束的雙11當日,京東超市母嬰品類15分鐘的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400%。
盡管線上幼兒奶粉市場整體利好,但是國產品牌依然不容樂觀,進口對于國內奶粉制造業的沖擊很大,從數據來看,一季度國產銷售份額有進一步縮小的趨勢。國產奶粉僅保住線上奶粉市場4成份額,占比為40.4%,這個數字較2016年同期也是有所下降的。不僅線上如此,線下情況也類似,據尼爾森2017年1月數據顯示,在全國商超和母嬰渠道中,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只有34.4%,而作為國產奶粉核心渠道的母嬰渠道中進口品牌也占到5成以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