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行業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現在迎來了整個行業變革的新風口。”
在行業內深耕多年的英富曼中國(杭州)總經理顧曉媛敏銳地注意到“行業之變”——重組和變革進程更快,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消費分級愈發明顯。在多種變革中,個性化的需求和消費人群的細分成為母嬰行業不可忽視的變化趨勢之一。
第20屆CBME 孕嬰童展期間,顧曉媛發布的2020 CBME《未來消費新趨勢報告》調查顯示,6240位年輕媽媽在接受調研時提出了各自對母嬰產品和服務的新需求,而這些需求在市場上還未得到充分滿足——32%的媽媽希望有夜間照明功能的嬰兒推車;50%希望有大幅度傾斜讓寶寶睡得更好的安全座椅;46%希望有一次性奶瓶;43%希望有一包一頓的小包裝奶粉。
“年輕一代消費者更愿意為輕松省時的產品和服務買單。”顧曉媛說。
Hape是全球知名的德國玩具品牌,創始人兼總裁Peter Handstein表示:“近三五年間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的變化之快,已遠遠超過了過去三十年來人們行為習慣的變遷速度。”
第20屆CBME 孕嬰童展是2020全球場大型孕嬰童行業展會,吸引了孕嬰童行業全品類品牌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商、代理商、線上渠道商。在這一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展會上,母嬰行業的“細分”變化受到特別關注。
海通證券零售消費行業高級分析師高瑜認為:“整個零售業態向著更專業化、更細分、更高效的方向變革,母嬰行業同樣如此。”
“90后媽媽是隨互聯網生長出來的一代,對產品的核心訴求和額外特性更加關注,產品更加細分才能滿足這類消費者的需求。”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分析,90后媽媽購買品類比前幾代媽媽更多,喂養孩子更細。他舉例說,很多媽媽不滿足于使用擦得干凈或者能夠除菌的通用型幼兒濕巾,而是追求添加了木糖醇等具有非常細致功能的濕巾。
事實上,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大的孕嬰童市場,龐大的規模下,微小的需求變化都將創造新的市場空間和機會。高瑜表示,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2019年超過3萬億元,2023年預計達到5萬億元,每年保持10%的復合增速。
2020 CBME《未來消費新趨勢報告》調查顯示,盡管疫情影響了不少家庭上半年的收入,但是消費者對母嬰的“剛需”依然看重——9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在未來6個月內,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預期不會影響家庭孕嬰童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六成的消費者預期增加支出,信心指數較去年不減反增。
消費者需求在不斷細分,中國巨大的母嬰市場也日新月異。
虞堅表示,中國母嬰產品市場渠道變化迅速。在一二線城市,B2C電商銷售占比更高;在三四線城市,實體母嬰店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在一二線城市開店的從業者和在三四線城市開店的從業者,面對的消費者和渠道非常不一樣。”
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方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是品牌方的單向輸出,消費者的偏好與聲音開始更多地影響品牌的生存與發展。母嬰行業內的企業也正在運用包括科技在內的各種力量滿足市場的不斷變化。據貝親中國副總裁葉芳瑩介紹,企業科研人員通過大量的超聲波影像對母乳嬰兒的吸吮能力進行模擬,進而優化奶嘴的設計。好孩子中國市場CEO姜蓉芬說,針對很多兒童自行車太重只能依靠家長搬運的情況,企業用碳纖維材料制作非常輕的自行車,讓兒童自己隨時拎起就走。
“中國存在著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孕嬰童市場的潮流變化之快,全球。”Peter Handstein說,中國市場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對新事物的開放與融合,這使得中國孕嬰童行業具備了強勁的生命力。
顧曉媛提醒母嬰行業的從業者:“我們需要更加緊密地連接消費者,不斷地跟消費者溝通,跟消費者走得更近。”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