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快到了穿羽絨服的季節,打開家里的柜子數一數,大部分人的羽絨服不只一件。從輕薄款到棉被服,從中規中矩到拼皮拼蕾絲的設計款,從手機充電加熱到智能溫控……如今,羽絨服已經給了人們太多的想象。事實上,羽絨服的發展變化僅僅是中國羽絨工業進程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時期,我國羽絨行業在穩定外貿市場的前提下,開始大力拓展國內市場。隨著國家經濟環境、發展政策的轉變以及當前消費市場升級和需求的變化,中國羽絨行業轉型升級,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羽絨服單價增長近四成消費升級明顯
我國是世界上更大的羽絨及制品生產、出口和消費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中國鴨養殖量占全球74.2%,鵝養殖量占全球93.2%。因此,作為鵝鴨養殖業的副產品,中國的羽絨原料也占據全球絕大份額。據調查,我國年產羽絨40萬噸左右,其中鵝絨和鴨絨比為1∶9。豐富的羽絨原料資源為中國羽絨行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和升級空間。
自2016年以來,中國羽絨市場整體呈“減量增質”趨勢。以羽絨服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6—2018年羽絨服產量連續3年下降,特別在2018年同比下降近三成;而與此同時,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2018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銷售單價持續上升,平均單價從2016年的471元上升至2018年的645元,增長了37%。這些數據從側面反映出了羽絨服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外貿市場回溫內銷市場升級
2016—2018年,我國羽絨業出口額連續兩年保持增長。2018年行業總出口額37.6億美元,同比增長14.9%。與近7年的峰值41.7億美元相差約10%,但相比2016年的27.4億美元,回升了約37%。2019年上半年,行業出口額同比上升10.9%。從2018年行業出口數據上看,羽絨服裝是行業出口主力,出口總額占全行業出口額約61%。但目前,行業羽絨服出口仍然以貼牌加工為主。
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羽絨服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完成行業從產品輸出到品牌價值輸出的轉變,是中國羽絨行業對外貿易的重要增長空間。
近年,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越來越強。隨著加拿大鵝、MONCLER等國際羽絨服品牌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羽絨服高端消費需求被發覺,加之國家和行業發展政策的推動,國內羽絨服裝也在加速提質,拓展中高端市場。據媒體報道,和2018年品牌羽絨服均價 700—800元之間相比,2019年羽絨服價格普遍上漲,均價在1100—1200之間,部分國內品牌今年新款已經突破萬元,“今冬羽絨服漲價”的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 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羽絨服裝產量為 1億9199萬件,同比大幅下降了32.8%,為近五年新低。與此同時,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銷售平均單價同比上漲20.8%,創近八年來新高。羽絨服消費市場正在不斷升級。
用科技手段提升質量
確保健康綠色發展
作為羽絨行業重要產品,羽絨服的質量一直倍受關注。2018年,羽絨服國抽合格率89.1%,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地方羽絨服質量抽查結果與國抽差距不大,如浙江合格率為89.2%、廣東合格率為91.7%、上海合格率為 84.8%。2019年,中羽協制訂的《膠水羽絨評估方法》標準實施后,膠水絨亂象被重拳打擊。根據四川纖檢局的檢測數據,該標準實施后的5個月內,膠水羽絨的檢出率已從此前的30%左右降至10%以下。隨著膠水絨的減少以及行業“三品”戰略的不斷推進,行業質量狀況將持續改善。
作為全球羽絨行業的主要“供應商”,中國羽絨行業在長期大量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生產技術、機械設備、工藝水平及科技創新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斷完善設備,穩步提質增效——自動化流水線建成,有效減少羽絨損傷,減輕勞作強度;雙機水洗生產流水線逐步普及,產能增加近40%;除鐵設備的研究和升級減輕了成品檢驗工作強度,降低了質量風險;大容量超高單箱分毛機的廣泛采用,將毛絨分離的效果提升到95%以上;冷卻機和分毛機篩網的改進大幅降低飛絲、頭頸毛及雜質含量,降低羽絨制品鉆絨風險;烘干機容量增大、拼堆機增設熱風裝臵,提升了羽絨的蓬松度。
推動科技創新,健康綠色發展——隨著洗滌助劑的創新發展,洗滌脫脂能力增強,洗滌效果明顯改善,同時兼顧環保,保障可持續發展;將酵素應用到羽絨水洗的研究測試,提升羽毛絨清潔度,改善氣味,降低環境壓力;超聲波清洗機的使用減少水資源消耗,增強洗滌脫脂效果。
標準日漸完善積極推動高品質發展
目前,中國羽絨行業標準體系日趨完善,原料標準和制品標準基本統一,團體標準不斷填補行業空白,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14—2015年,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牽頭修訂GB/T10288《羽絨羽毛檢驗方法》和GB/T17685《羽絨羽毛》兩項國標,為羽絨服裝標準和羽絨寢具標準向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過近幾年的多方協調和共同努力,GB/T14272《羽絨服裝》和QB/T1193《羽絨羽毛被》系列標準的修訂工作也即將完成。至此,中國羽絨行業原料標準和制品標準基本協調統一。
2017年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成立了協會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啟動了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到目前為止,中羽協標委會已經出臺了四項團體標準,填補了相關標準的空白。
如,T/CFDIA003—2019《膠水羽絨評估方法》對“膠水羽絨”的定義具有前瞻性和廣義性,對市場上的各種假冒偽劣行為,如“粉塵絨”“米粒絨”等也起到一定的震懾和打擊作用。標準突破羽絨行業傳統的檢測慣例,提“蠶繭式”羽絨概念,并設定為一票否決項目;同時,也是國際次對羽絨上的化學成分/化學元素進行檢測,對引導行業運用科學技術手段限制化學添加劑的使用,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T/CFDIA001—2016《羽絨分級標準》在合格指標基礎上,依據蓬松度將羽絨劃分為“A”—“AAAAA”五個等級,AAAAA相當于美國標準的800+in3/30g,日本標準的440+cm3/g,代表更高質量要求,對引導羽絨及制品向高品質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這也是行業次在標準中體現“蓬松度”對于羽絨質量的決定性作用。
T/CFDIA004—2018《高品質羽絨服裝》應市場對高品質羽絨服裝的需求而生。該標準對羽絨服裝填充物關鍵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更嚴格的絨絲+羽絲限量。這條標準與Moncler、Adidas和Columbia的采購要求一致。羽絨原料國家標準規定的絨絲+羽絲限量為≤10%,而高品質羽絨服裝標準規定,絨子含量在85%—95%之間時,絨絲+羽絲限量為≤8%;絨子含量95%及以上時,絨絲+羽絲限量為≤5%。
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的不斷增大為市場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強化了市場功能,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羽絨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全球價值鏈的變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