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護理人員正在對寶寶進行浴后安撫。(羅瑋 攝)
一房難求的月子中心,提前排隊預約的月嫂市場……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梅江區家中有“二寶”的家庭逐年增多,寶媽們的育兒觀念與消費形式也發生著變化。由此圍繞母嬰護理衍生出了專業月嫂、育嬰員、月子中心等新職業、新業態。
專業月嫂供不應求
隨著“南粵家政”工程落地見效,梅江區深入開展以母嬰、居家、養老、醫護服務為重點的項目培訓,加大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力度,所打造的“客家大嫂”家政服務品牌與品質也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其中圍繞母嬰發展的月嫂和育嬰員更是供不應求。
家住梅江區的梁涵從懷孕4個月開始便四處尋找月嫂,直到近期才以一個月8千元的價錢定下一位專業月嫂。梁涵告訴記者,月嫂不僅僅照顧寶寶,還可以照顧媽媽。比如,媽媽護理、產康這些服務都包含在內。然而如今市面上各種持假證,沒有護理資質的假月嫂仍然存在,所以在挑選的時候要十分謹慎小心。
月嫂這一職業其實并不能算新興職業,但直至2016年1月1日國家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后,專業月嫂市場才開始供不應求。王紀芳是客家大嫂家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據介紹,隨著二孩家庭的增加和批90后開始進入生育年齡,很多家庭主動找上門,他們的訂單越來越多,同時前來進行專業培訓的月嫂從業人員也逐年增加,但即便如此,月嫂仍是供不應求。不僅如此,近年來育嬰員這一新職業也日趨火熱。截至目前,他們已經為市場輸送數萬名專業月嫂和育嬰員。
月子中心預訂火熱
今年8月,90后新手媽媽凌琳生下一個“小公主”。然而,面對新老育兒觀念的差異,她不得不考慮一個現實問題:由誰來照顧自己和孩子?月子中心的出現,可以說解了燃眉之急。于是在懷孕兩個月時,她就提前預訂好了月子中心。凌琳說:“新手媽媽很容易手忙腳亂。加上老一輩育兒觀念有一些沖突,而月子中心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可以照顧媽媽和新生兒,并且有營養師和產康師根據體質分析合理安排搭配月子餐和制訂好產后修復計劃。還有瑜伽課、花藝課、育兒課程及各種讓媽媽親自動手的課程,因而全過程感覺很不錯,愉快地度過了整個月子。”
據了解,梅州早的月子中心出現于2017年,目前梅州市范圍內共有6家月子中心,其中梅江區3家,均價在2萬元左右,高套餐價可達7萬元。但即使面對不菲的價格,近年來,像凌琳一樣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的產婦仍逐年增多。
在安琪嬰皇月子中心,記者看到,育嬰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嬰兒進行專業護理,此外,各類產康室、瑜伽室、媽媽課堂等一應俱全。據了解,該中心全部工作人員具有專業護理資格,全天為新生兒和媽媽提供專業服務。“目前兩家門店平均入住率均達80%,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客服部主管李媚說,由于媽媽和寶寶能夠在中心內享受產后康復、寶寶護理、營養膳食、產后美容的一站式母嬰護理服務,因而從2018年創辦至今,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如今,月子中心除了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外,其全面的服務也得到了老一輩人的肯定。“新晉”奶奶劉女士表示,以前坐月子是家里蹲,吃娘酒雞,從頭包到腳,甚至不能洗澡洗頭,終歸不夠科學。如今月子中心有專業科學護理,做長輩的也放心。
記者手記:為家庭幸福加把“安全鎖”
不論是月嫂居家照顧還是月子中心一站式母嬰護理,較高的行業定價理應對應專業的服務。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目前母嬰護理行業標準仍在進一步的探索中,再加上像月嫂這類家政服務行業長久以來準入門檻較低,各類家政服務公司良莠不齊,假月嫂、假證件等等讓寶媽們難以鑒別優劣。難免出現個別服務片面追求利益,導致品質下降的情況,遇到經濟或安全糾紛,更是容易出現雙方各執一詞、有苦難言的尷尬境地。面對寶媽們的困惑,近年來,“南粵家政”工程落地;廣東省商務廳將于2021年在全省范圍內著手實施家政服務“居家上門服務證”,一張小小的證件涵蓋無犯罪證明、誠信記錄、專業資格等各方面,給消費者吃下了“定心丸”,更是為家庭幸福和未來發展加上一把“安全鎖”。這些跨前一步,主動作為的做法值得推廣,我們也期盼類似這種讓行業更專業,消費者更放心的舉措能夠來得更多一些。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