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問自己,在孩子們的輔食階段,重要的是什么呢?其實無外乎兩點:一是讓他們吃得營養;二是讓孩子喜歡上吃這件事兒。達到這兩點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那么好輔食都有什么標準呢?
:好消化易吸收
給寶寶做輔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6個月時我們還在用攪拌棒打米糊,8個月時已經需要考慮做手指食物了。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我們要平衡孩子消化能力和咀嚼鍛煉之前的關系。食材的選擇搭配、烹飪的過程、食物的精細程度都要做考量。
第二:保持食材的天然味道
在吃輔食之前,寶寶只嘗過母乳的味道,所以一切滋味對于他們來說都足夠想新奇。嬰兒的味覺也十分靈敏,因此在添加輔食時,建議寶媽要盡量保持食材的天然口感。給寶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機會,這樣可以減少偏食風險。
第三:營養密度高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6個月-1歲寶寶的胃就像一個小柚子一樣大,大只有480ml的容量。因此除了需要少吃多餐外,我們還要關注食物的營養密度。舉個例子,魚肉中含有優質蛋白,且營養密度高,所以吃20g魚肉的營養密度,就大于吃20g豬肉。在給寶寶做輔食時,也要考慮寶寶吃下去的食材,能發揮出大的作用。
第四:營養均衡
雖然魚肉營養密度高,卻也不能頓頓給孩子吃。正如上文中所說,輔食添加營養均衡很重要。無論是五谷還是蔬菜肉類,總是是哪一樣,都會影響營養均衡,和微量元素攝入,為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
Ps:我們說營養均衡,并不是讓媽媽每頓飯都要做到什么都有,在一段時間內大體均衡就可以了。
第五:保證安全衛生
此外個寶寶添加輔食,還要注意安全衛生,盡量用寶寶自己的小案板、小菜刀烹飪,避免交叉感染。孩子的餐具也要養成定時高溫蒸煮消毒的好習慣。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