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喂養愈發流行 幼兒輔食滲透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較上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為1949年有記錄以來低。
隨著社會及家長對科學育兒關注度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為適應幼兒生長發育需求,為孩子提供有別于成人食品的幼兒輔食成為了當今幾乎所有寶爸寶媽的共識,因此,現今91.6%的寶爸寶媽選擇給自己的孩子食用看似專業的"幼兒輔食"。
以配方谷類食品為主
幼兒輔助食品,是指除乳類食品之外的,能滿足兒童全面營養需要的食品。當幼兒長到6個月時,消化系統逐漸成熟,僅僅依靠奶粉和母乳不能滿足其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需要給兒童添加輔食保證營養的全面。幼兒輔食包括三大類:
目前,幼兒輔食市場主要被前兩類產品所占據,分別占比43.8%和16.6%。
消費者偏向選擇進口品牌
2019年12月底,母嬰行業觀察聯合專注母嬰市場研究的母嬰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幼兒輔食權勢榜TOP20。榜單主要通過對各個奶粉品牌的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組織力、購買力5個維度綜合評估商業價值,通過賦予各維度不同權重,計算得出的綜合評分,據此得出排名。
目前輔食市場主要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從榜單來看,0品牌中,僅四家為國產品牌,且嘉寶、亨氏、小皮三個進口品牌占據前三,可見,在輔食的選擇上,消費者更傾向于進口品牌。
消費者可接受幼兒輔食價格偏低
根據調查,有近一半(48.39%)的人選擇輔食價格可接受的范圍是21-50這個區間,其次為51-100這個價格段。100元以上有12.45%的人可以接受。20元以下接受的人群總和9.24%,根據調查來看,輔食的價格和質量在消費者心目中是成正比的,但是過高的輔食價格對于這種快銷品來說是很多家庭難以承受的。
消費者擔心的食品安全隱患重金屬、高糖和高鹽
從2019年6月町芒研究院進行的幼兒輔食安全性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消費者為擔心的食品安全隱患是重金屬超標、高鹽、高糖三大類常規食品安全性問題,其占比分別為30.6%、21.7%和23.9%。
消費者依靠廣告做購買決定
消費者在選購幼兒輔食時,51.2%的消費者依據傳統廣告選購,28.2%的消費者根據周圍的寶媽推薦進行購買,6.6%的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購幼兒輔食,他們依據幼兒自身生長發育過程中營養元素的缺乏自行選購。
國家標準助力行業發展
事實上幼兒輔食屬于特殊膳食食品,依據我國現已經發布的食品生產執行標準,幼兒輔助食品會涉及到的標準主要有三種:幼兒谷物輔助食品GB 10769-2010,幼兒罐裝輔助食品GB 10770-2010,輔食營養補充品GB 22570-2014,從上述產品執行標準可以看出,我國并沒有所謂的幼兒果菜蔬泥、幼兒乳及幼兒肉松等。
2018年,國家衛健委對《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衛生行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2020年5月,此標準正式發布,并將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的發布,對行業發展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寶媽們的輔食喂養做到心里有底,而且讓輔食市場教育有據可依,同樣也規范了輔食企業的產品生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關于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等,我國幼兒輔食行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我國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2019年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前瞻保守估計未來中國幼兒市場規模保持10%的復合平均增速增長,到2025年超過700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幼兒輔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