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奶粉圈統計了后通過配方注冊制的奶粉,發現其中特配粉占了一大半,后注冊特配粉都有哪些呢?主要是哪些品牌新入局呢?特配粉前景如何?現在筆者帶大家看一看!
特配粉加速擴容,近一年乳企通過注冊數占據70%
為方便大家查閱,筆者統計了2019年6月至今通過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27款,具體情況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一年多時間共有圣元優博、伊利、愛優諾、貝因美、惠氏、愛思諾、雅培、雀巢共8家乳企通過特配粉配方19個,占據上表統計數量的70%。其余藥企、營養公司等通過8款特配粉,這些企業也成為特配粉行業的一股力量。
從配方來看,通過多的配方為全營養配方,包括伊利的欣活,愛優諾的優益力和優康力,雅培的小安素和全安素,雀巢的小佳膳和佳膳優選、佳膳佳立暢、小佰太能等共14款,占上表統計總數的51.9%。
早產、低出生體重配方分別有貝因美的貝新爾、惠氏鉑臻藹而嘉、愛思諾晨而慧3款通過注冊,占上表統計總數的11.11%。無乳糖配方也通過了3款,包括優博瑞安、愛思諾賦兒嘉、力諾康寧。嬰兒營養補充劑通過了優博啟能、貝因美昔倍護2款。
另外,乳蛋白水解通過了貝因美舒力樂,氨基酸配方通過了雀巢恩敏舒。還需注意的是,除了我們此前統計的乳蛋白過敏、早產、無乳糖、全營養、苯丙酮、氨基酸、營養補充劑等特殊配方外,近一年多還通過了營養素組件配方、氨基代謝障礙等創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
長遠戰略品類,重要性不亞于皇冠上的明珠
從市場規模來看,據海通證券的研報顯示,2019年我國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為1754.8億元,2005-2019年復合增速15.5%,2019年同比增長6.0%。其中,2019年特配奶粉實現營收65.7億元,同比增長19.7%,2008-2019復合增速42.8%,行業整體增速較快,尤其是特配奶粉細分板塊增長強勁。
另外,從貝因美公布的半年報來看,的確看出了特配粉的增長潛力,據財報顯示,上半年貝因美特殊醫學配方奶粉實現營業收入856.13萬元,同比增長119.85%。目前貝因美旗下已有貝因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貝新爾特殊醫學用途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食品、舒力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共3款特配粉。
對于特配粉,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提到:“高端化奶粉的未來就是細分化,其中幾乎所有的龍頭乳企都會涉足特配粉,因為如果將高端化奶粉比作皇冠,那特配粉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截止目前為止,已有52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過配方注冊,在雀巢、紐迪希亞獨大的情況下,中資品牌的身影也越來越多,比如圣元優博已有5款、貝因美已有3款、愛優諾已有2款、伊利已有1款。總體來看,目前幼兒乳蛋白水解配方、氨基酸等配方還不多。前不久在廣州舉辦的第七屆過敏與生長營養論壇談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發生率約為2.5%~7%。受環境等因素影響,各地呈不同比例的上升趨勢。中國市場對用于牛奶蛋白過敏治療的幼兒特殊配方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科研加持,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特配創新配方
特配粉是一個特殊性、專業性很強的品類,介于藥品和食品之間,針對特殊群體,能發揮一定的療效,所以隨著乳企研究的持續深入,市場必定會迎來更多創新配方。
比如美廬在招股書中提到,目前正在研發無乳糖、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非全營養蛋白組件、非全營養氨基酸組件、非全營養碳水化合物組件、腫瘤人群的特定全營養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去年美廬還與南昌大學簽訂了協議,合作研發乳蛋白過敏嬰兒、短肽型術后全營養、蛋白組件、糖尿病人群、電解質組件、腫瘤人群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
而據飛鶴去年發布的IPO文件顯示,飛鶴參加著名的國家863計劃,正在研發及推出一款專為早產幼兒及不耐乳糖幼兒而設計的新產品。另外,圣元、伊利、惠氏、貝因美等乳企還在不斷加大在特配粉領域的砝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更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被推出。
相比常規嬰配粉,特配粉目前還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在生產端和渠道端都屬于稀缺資源。而且這個市場并沒有天花板而言,只要科研能力在提升,更多創新配方就會隨之推出,希望看準特配粉行業的乳企繼續前行,為這個市場添磚加瓦!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