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星美羚放出了降價的絕殺,業內人士預測此舉或將引發一波羊奶粉降價潮——難道,專業機構紛紛看漲的羊奶粉市場,已經提前迎來瓶頸?
這么說似乎站不住腳,畢竟,經濟環境是向好的。
2020年,世界銀行發布的新版《全球經濟展望》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或將下滑5.2%,是半個世紀以來的大幅度萎縮。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不僅是全球恢復增長的經濟體,更為全球經濟的恢復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這樣的背景下,紅星美羚為什么還會降價近50%?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此番降價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其通過降價甩貨清理庫存,回籠資金;二是其認識到自身產品力、渠道力等方面的不足,重新調整價格策略。
無論原因究竟為何,可以肯定的是,紅星美羚只是一個縮影,它的背后還有一大批羊乳企業正在飽受著“運營成效”與“經營資金”的雙重壓力,而疫情則是加重了企業的生存困境。
那么,后疫情時代,羊乳企業到底該如何轉危為安,并實現彎道超車呢?
筆者認為,方法有三:
一、保障現金流,生存
疫情影響著各行各業,互聯互通的世界好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現在則進入慢行甚至暫停模式,對于經營承受力弱的中小企業無疑考驗重重,尤其羊奶粉這種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行業,“活下去”成為大家的普遍心聲。
衡量企業“生命體征”的重要指標是現金流,而當下,客流下滑、庫存高企等諸多因素都在沖擊著企業的資金健康。好在,國家提供了銀行借貸、鼓勵融資等多渠道并舉的方式,引導中小羊乳企業走出困境,同時,羊乳企業也通過消化庫存回籠資金、節省開支降低成本等方式度過難關。
如果說“勒緊褲腰帶”的節流控制手段只是企業謀求生存的方式之一,那么如何開源生財則更為關鍵!
二、布局線上,人流是財源
近期,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令人唏噓不已。要知道,就在8年前,達芙妮曾有過無可匹敵的風光——據報道,中國市場每賣出5雙女鞋中,就有一雙是達芙妮!
從達芙妮的隕落我們不難看出,互聯網對傳統品牌與零售業帶來的巨大沖擊。而反觀此次疫情期間,以飛鶴為代表的企業逆勢上揚,業績不降反增,則多歸功于線上客源的搶占。飛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87.07億元,同比增長48%,因疫情將商業搬到了“云”上的大環境,上下游緊密聯動統一行動,切實保障了千萬中國寶寶不斷口糧。
參考電商平臺居高不下的人流量,也反射出飛鶴們抓住了消費者越來越線上化的購物習慣——有網絡段子手戲稱,疫情期間就連大爺大媽都學會了網上買菜。
面對大趨勢,羊乳企業更需加速布局線上,除了電商平臺外,微信、短視頻等APP平臺的布局與內容制造,都是重點關注與投入的領域。以直播帶貨為例,有機構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更是不能錯過的陣地。
三、修煉內功,真金不怕火
互聯網帶給傳統行業的大沖擊,是將傳統消費的物理空間消除,消費者通過線上便可自主選擇各類商品,真正掌握了“話語權”,但這導致的后果是廠商競爭的加劇——在同一個競技場,中小企業需要與綜合實力更強勁的大企業抗衡,這無疑對自身的內功提出了更大考驗,此外,傳統經營模式的轉型也勢在必行。
如果說羊奶早期的裸價承包模式是廠商與渠道商實現“躺著賺錢”的雙贏模式,那么精細化經營模式則是廠商與渠道商“睦鄰友好”的持久模式。裸價承諾模式簡單而粗暴,但廠商沒有預留足夠的利潤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更不用說品牌形象與網絡口碑的持續建設。
伴隨著年輕的90后、95后成為消費者主體,除了挑剔產品品質,更在意增值服務與消費體驗,是否足夠打動她們。例如羴牧乳液旗下的歐鉑佳品牌,就依托其全產業鏈的先天優勢,借助牧場直播、純愛陪伴主題活動等方式,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品牌體驗,新生代媽媽掏出手機即可掃碼觀看其精心打造的VR全景牧場,成為終端進行產品推薦的有力工具。
正如狄更斯的《雙城記》所言,這是好的時代,也是好的時代。對于中國羊乳企業而言,這更是創造傳奇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