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蚊防蚊是照顧寶寶們的的重要環節,雖已如今公共衛生已經有顯著提升,但是夏季悄然來臨,媽媽們也不可掉以輕心,而在選擇防蚊產品的時候,大家難免會受到諸多廣告詞的干擾,各種“”、“無刺激”,而他們真的安全嗎?作為商家,又應該如何把握夏季防蚊產品消費的高峰呢?
早在2018年,上海市消保委就對一些宣傳具有防蚊的產品開展了調查,通過各大電商平臺,購買了銷量靠前的21件防蚊液產品,涵蓋了大量市面上常見的主流品牌,價格在11.9元至135元不等,而調查結果是:沒有農藥登記證、沒有有效驅蚊時間檢測報告、用“適用嬰兒孕婦”作為營銷噱頭,成了驅蚊產品市場的幾大亂象。
很多消費者不知道,傳統防蚊液產品的原理其實是農藥產品,里面含有驅蚊脂和避蚊胺等,這種化學成分是農藥,因此必須取得農藥登記許可證。
雖然曾經存在市場亂象,但是今年嬰童防蚊毫無疑問會迎來一個機會,隨著今年全國性的衛生安全知識普及,大家對空氣質量、疾病傳播等衛生安全常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媽媽們對寶寶的保護逐漸加強,選擇逐漸擴大,將會加大防蚊市場的增長,頭部品牌將會保持優勢,而廣大的中小防蚊品牌會迎來一個發展的機會,并逐漸向下滲透,傳統的實體線下經銷受到阻力,線上平臺的推廣也將會成就更多的中小防蚊企業,中嬰網將會和更多的嬰童品牌一起,對抗疫情,尋找機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