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的奶價
“今年春節前,我們協會對羊奶收奶價格做了一個預測。西安市乳業協會薛俊民秘書長說7塊,我說應該是6塊,因為去年開始收奶價格就是6塊。”
談到大家都關心的羊奶奶價問題,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秘書長王偉民向筆者講述了協會在“迎春團拜會”上關于奶價的預測。
“但人算不如天算,疫情來了,價格很快下跌到了5塊。”但5塊/公斤也只是個相對保守的數值,王偉民道出了一個更為“嚴峻且殘酷”的現象:“很多乳企的羊奶收購價已經跌破5塊,有些奶站甚至降至3.8塊。”
羊奶價格在疫情期間的大幅波動,確實有點出乎意料,我們都知道,羊奶的收奶季在3月下旬,幸運地避開了疫情嚴重的的時刻,那么羊奶價格大幅波動乃至下跌原因何在呢?
兩難的羊乳企業
這與陜西羊乳企業在疫情中的“進退兩難”的處境相關。
王偉民向筆者道出了陜西羊乳企業的尷尬:“受疫情影響,乳品企業處于兩難之中。收奶加工,可能會產生庫存積壓;不收奶,疫情過后市場回暖,自己沒有奶粉怎么辦?”
陜西的羊乳市場有一個特點:乳品企業多,奶源少,因此前幾年都存在爭搶奶源的情況。目前,3、4月份正值收奶高峰期,往年這個時候各個羊乳企業早已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但今年這種情況,要“大干一場”恐怕也很難放開手腳了。對于疫情后,羊乳產業趨勢的無法研判,導致羊乳企業在收不收奶、收多少奶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而企業或廠家的這種情況正是導致奶價出現波動的“元兇”。
王偉民表示:“羊奶價格的波動主要還是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羊乳企業也在時刻關注羊乳市場的變化,但疫情后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也讓不少羊乳企業在終的收購定價權上做出來不同的選擇。
“保護價”
筆者注意到一些陜西羊乳企業,如紅星美羚,啟動了保護價機制。紅星美羚所在的富平,受疫情影響,生鮮乳收購有所推遲,面對可能產生的生鮮乳收購價下跌的影響,該企業也提前向奶農做出承諾:“以高于市場價格的水平來向奶農收奶,保護奶農利益。”
保護價機制的設置,在筆者看來,一來可以規避疫情后羊乳市場所出現的風險,以一個相對“穩妥的”價格防范庫存積壓或者沒有庫存的情況。
二來,也可以維護奶農利益。筆者收到不少反饋,關于奶農的壓力,“原來的羊奶價格5.2元/公斤,疫情期間下跌至了4.6元/公斤。”盡管下跌幅度不大,但“上漲的養殖成本讓利潤縮水很多,相當于白菜價。”
“白菜價”的羊奶與奶農而言,利潤微小,但保護價的設定對于奶農、廠家來說都是一個折中的選擇。
王偉民向筆者透露:“實際上,陜西的羊乳企業每年會開產前的一個例會,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設置“保護價”主要的還是要給奶農一個信心。”
至于這個保護價是多少呢?
“應該是5塊左右,這個保護價基本與去年的價格持平。”
顯然,相較于跌破至成本價的奶價,保護價“10%左右的微利水平”對乳企、對奶農都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