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看到有朋友在群內發信息,表示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可能全面禁止出口奶粉,但并沒有查到官方的說明。
很多渠道商朋友表示沒有收到確切的消息,但對此走勢的判斷,是各持己見的。
渠道怎么看?
無論疫情接下來走勢如何,媽仔谷早已做好了準備。
媽仔谷創始人彭云輝對奶粉產業評論透露,“媽仔谷已經完成儲備工作,奶粉與紙尿褲的庫存足夠三個月的銷售。”
小飛象采購總監焦杰認為,“如果新西蘭和澳洲出現問題那影響會非常大,提前做準備是長久之計。”
廣西愛嬰寶的總經理戴國全則表示,“對于這幾個國家是否要全面禁止出口奶粉不是很清楚,沒有看到官方文件,不過確實要做好一定的備貨準備。”
不過也有廣西的代理商朋友直言,“我覺得應該不至于,乳業大國不出口奶粉,牛奶都倒河里?養牛打針也花錢啊!”
“代購的應該麻煩,傳統貿易應該還是沒問題。”
還有湖南的代理商朋友認為,“可能性比較大,正好國產奶粉大力發展啊,進口肯定越來越難的。”
進口越來越難,就意味著國產好過了嗎?
誰能獨善其身?
如今國外疫情肆虐,似乎國粉迎來了機遇,能趁機收復失地了。
也的確有消費者表示,如果進口奶粉大幅漲價,她就會去轉國粉,好像國產奶粉就一定不會漲價一樣。
然而事實是,覆巢之下無完卵。
正如陳遠榮在藍河乳業致全球合作伙伴書中說道的,“乳業產業鏈國際合作異常緊密,歐美封國封城停工停產無異于乳業糧倉失火,供應鏈產業鏈將遭遇重大危機。”
國粉的乳清乳糖是高度依賴國際供應的,而歐美是這些原料主要產出國。歐美不好過,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環境下,中國又怎能獨善其身?
藍河乳業董事長陳遠榮就直接表示,“到了4月中下旬,30%的企業或將缺貨,到4月底,將會有一半的奶粉企業不能正常供應了,原料短缺造成生產成本增加和奶粉供需逆轉,6月份奶粉銷售價格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陳遠榮無疑是有一定話語權的,藍河的意大利工廠掌握了全球70%的綿羊乳清蛋白資源,因此藍河乳業是國內不少大型知名企業嬰配羊奶粉的原料供應商。
3月23日,工信部也發出了一份《關于做好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指出,疫情對我國嬰配乳粉原輔料的生產和進口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脫鹽乳清粉(D90、D70)、乳清蛋白粉(WPC80)、乳糖、乳鐵蛋白等我國對國外依存度較高的原輔料,當前供應鏈存在一定風險。并通知各生產企業要做好進口原料儲備工作.
而在《通知》的第二點中則明確指出,要加大國產原輔料采購和使用。
這些原料國內也有供應,如植物油脂、OPO結構油脂、多不飽和脂肪酸(DHA/ARA)、益生菌、酪蛋白磷酸肽(CPP)、核苷酸、牛磺酸、維生素預混料、母乳低聚糖等,但是品質等級可能比不上國外,安全性穩定性等各項指標需要進行檢測。
對于事態的嚴重性,一般來說政府的反應要比行業慢得多,這次發文件這么快,甚至早于行業內一些人的認知,這個動作本身,就說明了事情的嚴重程度。
關鍵是,這次政府不光動作快,連主要生產企業名單都直接列出來了,并在文件中表示,可提前與國內供應商對接,具備在必要時迅速切換供應商的能力,足見重視程度。
不僅國際供應鏈面臨困境,物流環節所消耗的時間也大大延長,一名澳大利亞的代購就表示,2月份寄出的拼箱快遞,至今仍在途中。
作為奶粉主要運輸方式的海運,物流時間更是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海運在行程中必須停靠至航線附近的地區進行補給,而在目前的形勢下,海運面臨著中間地區不允許停靠、或不能上岸補給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快10小時就能收到的商品,現在長90天才能送到。”
不容樂觀的大環境下,整個行業都面臨著的挑戰,2020年的市場格局,似乎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清楚的是,誰能夠保障供應,儲備充足的貨源,在未來的市場格局中,就必然擁有一席之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