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
武漢成為風暴眼。身處疫區,湖北知音傳媒集團,是這場疫情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是行動者。
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學明,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宋以超的高度重視和親自部署下,各子(分)公司、職能部門克服員工分散各地的困難,竭盡所能服務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國家戰疫,用實際行動彰顯企業擔當,為守護這座城池,奏響鏗鏘有力的聲音。
公眾號日更抗疫故事、雜志推出抗疫特刊、疫情錐心動漫暖心,線上課堂興起、公益行動如火如荼、捐贈物資源源不斷、志愿者奉獻在各個角落……
知音來自百姓。也許沒有哪個媒體,像知音一樣,深愛武漢的煙火裊裊,地氣重重,所以,每個知音人都在盡己所能,希望早一天重現武漢的囂張和霸氣。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扛起災難,傳遞愛心,“知音人”一直逆行在這個冬天……
01
封了城,
封不住抗疫之聲,封不住記錄和傳遞
2020年1月23日。疫情肆虐,武漢封城。
除夕將至,全媒體公司原創運營部的小伙伴們,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如何記錄下這特殊的歷史時刻?編輯通宵熬夜趕稿,推出《武漢守城人的年夜飯》。
從那天起,“抗疫更文指揮部”成立,“知音真實故事”公眾號拉開了每日更新疫情故事的序章。
截止目前,春節期間微信公眾號推文77篇,頭條號獲贊16萬。《被感染12天的武漢一線醫生》、《給老子好好活著,你欠我們的年夜飯必須的還!》、《凡人李文亮》等稿件,全方位報道疫情下的感人故事,平均閱讀量5萬+。
《流浪在外地的武漢人:我們不想滾蛋,只想回家》在知音頭條號閱讀量高達130萬;《滯留海外的武漢二胎媽媽:我們才不是瘟神》獲得了頭條號的青云計劃獎。
《武漢封城13天,這些行為就該被曝光》一文,當天閱讀量就突破了10萬。文末MV《堅信愛會贏》,是湖北省委宣傳部出品的抗疫勵志歌曲,讓萬千讀者濕潤了眼眶:
為了你 我拼了命。難舍 是這份情。 風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我們堅信,有愛就會贏!
同樣徹夜難眠、伏案執筆的,還有《知音》三刊的編輯。
他們親赴采訪現場,合力推出“抗疫特刊”,深度報道了金銀潭醫生群英像、醫院院長張定宇等抗疫英雄的動人故事,傳播中國力量。
相比知音全媒體的深度報道,知音動漫的小哥哥小姐姐,也放下高冷,褪去仙氣,變身云辦公、云采訪的抗疫戰士。
各平臺,如知音動漫微信訂閱號、“知音漫客”、“漫客讀書”等官方微博,自“封城”以來從未斷更。
截至2月23日,共發布微信推文64篇,微博360余條,《疫情下的90后、00后在干啥?看完這篇全明白了》《漫客君采訪:那些離開的“武漢人”》《這樣的你好美!致敬逆行中的“她們”》等推文,通過青少年群體及典型人物在這場戰“疫”中的感人故事傳播正能量,鼓舞斗志。
2月29日,由李宇春、郎朗聯合發起,毛不易作詞,88位明星共同演繹,知音動漫原創繪制的公益抗疫歌曲《一直到黎明》動漫MV版本,在騰訊視頻和知音動漫官方公眾號等平臺上同步推出。
武信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師生雖遠離武漢,疫情卻讓彼此的心連接得更緊。你一句,我一句,師生隔空云合唱,匯聚成了真情武信版《武漢伢》歌聲。繼《武漢伢》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師生又推出朗誦《武漢,我們等你》,字字句句飽含對“逆行者”的致敬,對武漢的無限想念。
兩部作品一經推出,就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長江云、長江網等媒體爭相報道。
堅持為疫情發聲的,還有以“急診室故事”“艾灸可以防范病毒”等為題,報道疫情期間名醫故事的《知音海外版》,寫出《戰勝疫情我能行 • 知音幼兒園在行動》等多篇推文的第1生活編輯部……
在謠言四起,武漢艱難的歲月里;在人人自危,武漢焦灼的時光中,知音人用一篇篇事實、中肯的推文,告訴世人:武漢人如何一點點克服恐懼,為疫情做著巨大的犧牲。
所謂“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有的時候就是撫慰驚恐,安心向前,哪怕細微如燭光,也是劃破黑暗的力量。
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知音人愛武漢,所以,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故事,都在弘揚武漢人的耐扛、不服周、正能量,知音人能給武漢的,是休戚與共的那句話:我們在一起。
02
公益活動,愛心接力多面手,
我們攙扶著走在一條路上
如果說,文字傳遞出的是無聲力量。公益活動,則讓知音人化身愛心接力的多面手。
武漢封城,讓每個人的內心都在經歷著震蕩。
心理咨詢平臺“知音心理”,通過架設專門的心理援助渠道,助力解決人們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
如聯合喜馬拉雅FM直播“隔離期間如何自我心理調節”;聯合小阿福集團線上直播平臺,針對孕產婦講述“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與角色管理”;聯合京東主站及京東讀書、京東健康APP,派出知名講師,展開為期14天的“疫情期間的心理防御手冊”公益直播。
他們的心理援助,及時、專業、深入人心,大獲好評。
2月1日,全媒體公司旗下的故事源動力學院,推出了以“共克時艱,堅持隔離”為主題的公益寫作直播。號召大家在隔離的日子,找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不聽謠,不傳謠,不做沒染病的病人,不要陷入毫無意義的絕望。
直播剛上線,便被推到直播頁位,在未做大范圍宣傳的情況下,熱評如潮。
利用直播平臺助力的知音人,還有知音教育公司、知音心理平臺、新周報和知音動漫旗下的繪哆啦兒童成長中心。
疫情期間,知音幼兒園的老師們每天進行線上培訓,面向師生直播宣傳科學防控知識;班級群里讓每個學生報平安,開展線上親子互動活動,停課不停學……讓300多個幼兒在家享受高質量的陪伴和教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二月中旬以來,新周報的同事們,相繼為五千余名疫期推遲開學的學生,免費提供了"訊飛AI學習APP"助習碼。定位學生弱項,推薦針對弱項的視頻學習與針對練習,避免盲目刷題,提升學習效率。智能學習,讓學生為“疫"戰加油!
知音動漫旗下的繪哆啦兒童成長中心,主要為 3-12 歲的孩子提供藝術培訓教育。自1月31日開始,繪哆啦所有成員給孩子們開展了線上教學。
從來沒有拍過網課的老師們,只用了兩周時間,就完成了 17 個公益教學視頻的拍攝制作。給孩子們教學的同時,豐富了孩子們的抗疫生活,幫助他們建立了良好的習慣,傳達了正能量。
知音人的公益活動,除了各子公司的線上助力,還有很多人的線下接力。
木蘭花家政的員工們,從春節期間到現在,一直堅守在后勤保障一線。
近30名員工主動請戰,不眠不休,為身處疫情防控線的武昌區水果湖街道辦事處提供餐飲保障和保安保潔服務。
近20名員工主動留守,克服困難,為湖北電信近百名“10000號”工作人員提供衛生消毒和保潔服務。
封城之后,隔離在家近三十天足不出戶的居民,很多日常生活物資只能統一代購。
全媒體原創運營部的同事,緊急開通了知音生活館的團購平臺,精心挑選5款套餐:蔬菜、水果、生鮮、米糧油、肉類,統一配送到家,滿足了疫情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截止2月28日晚,知音生活館已經成功收到訂單并完成配送1000多份,得到各小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第1生活也緊隨其后,積極調動市場資源,推出“齊心戰'疫' 送菜到家”服務。目前,第1生活館已經成功收到訂單并完成配送379份。
1月24日,知音會展公司通過湖北省幼教機構聯合會向會員單位發動捐款自救,一天時間內共募集捐款128000元,全部捐給武漢市慈善總會。
與此同時,知音會展人還協調山東一家企業為武漢市慈善總會捐助口罩、消毒水等價值20萬元的醫護用品。并對接荊州廣播電視臺,將廣州的救援物資,精準送到對方手中。
公益課、公益送餐、公益保潔、公益籌款籌物資……知音人,用公益活動播撒真情與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公益行動,用微光擺渡置身恐慌的同胞手足抵達春天!
03
一起山頂生火:組織協調下沉物資,
給醫護人員和困難者送去關愛
2020年1月24日,除夕。
已經回到十堰老家的全媒體公司編輯涂筠心憂如焚,她想盡自己的能力,為武漢做點什么。
想著抗擊疫情將是一場艱苦而漫長的戰斗,她覺得口罩應該是疫區急需的防護物資。于是,她當即聯系了一位生產優質N95口罩的企業家朋友——廣州市威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浩權先生。
曹先生一口答應捐贈10000只N95口罩給湖北疫區人民。他大年初一就將部分員工召回工廠,趕制口罩,自己帶著全家人下車間親自生產。
當時,湖北省孝感市的疫情嚴重程度僅次于武漢,其下屬云夢縣有一家醫院,一線醫護人員同一個N95口罩連續用了5天!涂筠通過媒體界朋友,迅速將將曹先生捐贈的10000個口罩,捐給了云夢縣的醫院。
見多處仍缺物資,涂筠鼓氣勇氣問曹總,能否給湖北再捐10000個。曹總欣然答應,并承諾再捐13000個。涂筠覺得自己所任職的知音傳媒應該也缺口罩,遂請示集團董事長劉學明,她可以協調受捐3000個N95口罩。但劉總認為,一線醫護人員才是需要口罩的人,這些專業口罩應該全部捐給他們!
于是,13000個N95口罩,8000個捐給了云夢縣的醫護人員,還有5000個捐給了孝感市安陸縣的醫護工作者。
2月中旬,知音編輯接到來自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王麗萍女士的來電。她稱自己是知音幾十年的老讀者。疫情嚴峻之際,她希望通過自己信任的知音,向奮戰在抗疫前沿的金銀潭醫院,奉獻自己的愛心。
她將自己的10萬元年終獎悉數取出,通過“知音慈善基金”,轉給金銀潭醫院。
全媒體公司接到電話后,一刻沒停地聯系相關人員、辦理相關手續,以快的速度,將這筆善款轉到了金銀潭醫院的賬上。
知音人的速度與效率得到了王麗萍女士的高度認可。2月14日,她又聯系上知音編輯,稱自己有位好姐妹尹俊賢,也想通過“知音慈善基金”,向金銀潭醫院捐贈20萬元善款。
2月19日,尹俊賢捐贈的20萬元善款也已經順利到達金銀潭醫院的賬戶上。
2月17日,全媒體公司品牌部主任郭圣剛收到一則消息:他的朋友——深圳女企業家鄧佰珍,想捐贈200箱衛生巾給湖北,因為她知道一線女醫護人員緊缺衛生用品。
但如何準確地投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呢?她想到了在知音傳媒工作的郭圣剛。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溝通聯絡,郭圣剛很快便聯系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武漢市兒童醫院、仙桃市中醫院、協和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羅田縣人民醫院、浠水縣人民醫院、荊州市人民醫院等20家受捐醫院。
深圳女企業家鄧姐向湖北女醫護人員捐贈衛生巾
2月20日下午4點,鄧姐帶領員工把200箱物資打包裝車,通過郵政發往湖北的20家醫院。晚上6點,郭圣剛一一將收到的“定向捐贈函”圖片分別發給醫院,叮囑每家醫院注意簽收來自深圳的愛心捐贈。
完成這一系列工作之后,郭圣剛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疫情肆虐,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許多娛樂明星紛紛捐獻物資,向湖北表達愛心。知音影視公司也主動出擊,幫助將明星們的部分愛心物資,以快速度下沉發放到防疫一線。
1月30日,影視公司得到消息:與公司有合作意向的北京麥特文化娛樂傳媒公司已迅速向徐崢、阮經天、楊冪等明星募集善款,專門釆購緊缺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
知音影視公司主動請纓:幫助他們將部分愛心物資發放到防疫一線。
下沉的捐獻物資圖
通過反復求證,雙方決定將首批5萬醫療口罩捐獻給鐘祥市,用來武裝全市的基層衛生所。方案確定之后,知音影視公司與捐贈方保持密切聯系,確認到貨時間、取貨倉庫的地址及聯系人。
批物資順利發放之后,2月2日,之前有過溝通的浠水中醫院直接向知音影視公司求助:該院已被征用為接收新冠病人的定點醫院,可醫療資源奇缺,懇請予以幫助。
影視公司立即向捐贈方反應情況,終向浠水定向捐贈5萬醫療口罩,其中3萬給浠水縣中醫院,巴河、蘭溪鄉鎮衛生院各1萬。
浠水巴河鎮鎮政府感謝信
隨著抗疫戰的推進,影視公司多次將醫用防護服緊缺的情況向捐贈方反饋。2月5日,經過努力,捐贈方采購到3900套醫用防護服,其中用于ICU的一級防護服1500多套。影視公司聯系愛心貨車將這批物資運至倉庫,陽新、黃梅、麻城、浠水等地的醫院。
陽新縣急救中心在搬防護服
浠水縣中醫院向影視公司發來感謝道:“你們用熱心在守護醫生!”
除了幫忙下沉醫療物資,知音人還身體力行參與了蔬菜食物、母嬰用品等物資的分發。
1月31日,木蘭花公司接到省婦聯急需協助捐贈物資卸運和分發的請求,8名“木蘭花人”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難,從不同的地點想方設法時間趕往現場,及時將全國各地捐贈湖北的物資卸運和分發到全省17個市州的婦聯系統。
2月15日,武漢大雪。成都愛心企業----合信置業帶著300噸和新鮮蔬菜千里馳援武漢。在接到志愿者分發物資的請求后,“木蘭花人”無懼風雪嚴寒,緊急集結迅速協調,用近一天的時間,順利將5噸新鮮蔬菜全部分發給武漢市內20余個社區。
幫忙下沉蔬菜物資的,還有第1生活的同事。
他們借助媒體力量,幫助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山莊村原培龍、原清水兩位村民捐贈25噸包菜給湖北省老河口市,獲得當地人的熱情贊譽。
2020年2月26日,中國郵政集團,聯合知音會展旗下的湖北省嬰童用品協會,為全省母嬰用品企業和門店商戶提供母嬰必需品的郵寄服務工作。
知音會展人,時間發現了全省母嬰用品緊缺的現狀,并與中國郵政緊急協調,成了下沉嬰童物資的“吹哨人”。
醫用口罩、防護服、衛生用品、母嬰用品、蔬菜、食物、……下沉救援物資,知音人全面出擊,體現出了超強戰斗力,高度凝聚力。
“這是我的家/我們守護她/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 就過了……”救援行動,讓知音人都成了愛心滿格的武漢伢。
04
我驕傲,知音志愿者遍布武漢的每個角落
新年伊始,知音老年大學中國舞班的班長劉香萍,在微信群看到社區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她時間報名參加。
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她一天要完成上百戶家庭登記,她要一戶一戶地打電話、認真做好各項統計工作。
她在日記中寫到:
武漢生病了,病情來勢洶洶,各種正、負面的消息不斷涌來,看來武漢是真的病了,我嘆氣,我默默地為武漢加油,希望武漢趕緊好起來。
在工作中,讓劉香萍感觸深的一件事,是她電話打到了一個家庭時,當問到“你家有發熱的人員嗎?”時,這家人聲音哽咽地說:“有,你是個打電話進來的人。” 當時,劉香萍心猛一沉,她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安排病人住進方艙醫院,如今,病情已大大好轉。
花君,是《知音漫客》的美編,也是一個專精平面的資深cos達人。一場疫情,讓這個高冷的動漫仙男,變成社區“送菜小哥”。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武漢市政府下達了全面封鎖小區,打好防疫攻堅戰的指令。社區居民們足不出戶,十分配合,但問題出現了:買菜難!
花君熟悉網絡操作,主動擔任團購發起者,拉建群組、發起接龍、制定表格、收款、發菜……小區有些獨居老人,他會主動幫他們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并送貨上門。曾經以設計大片為己任的他,能將一袋青菜或大米送到社區的爹爹婆婆手上,聽到他們說句“謝謝”,亦能體會滿滿的成就感!
同樣在社區當志愿者的,還有漫客文員欣欣、企業部主管海鮮丸。她們曾是漢服愛好者、精致LO娘,如今卻化身社區“表姐”和體溫檢測員。
與他們同肩并行的,還有全媒體公司的老黨員程謙、杜璟峰。她們平時熱情直爽,在社區工作更是盡職盡責。
和武漢城區的志愿者比,在江夏區紅燈村當志愿者的長江商報員工秦建,遇到的問題更為復雜。
秦建為居民分發物資
紅燈村有1300余戶4000余人,分散在6個灣。作為志愿者,難的是為村民健康碼注冊登記工作,由于老年人大多不會用微信,健康碼的注冊登記推動十分困難。秦建和其他志愿者只有挨家挨戶上門,手把手指導。
由于村民不理解,常常很長時間才能敲開一家的門,后來,他們設法組建了微信群,通過對年輕人的宣傳教育,才讓這項工作順利推進。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從2月1日起,長江商報退役殘疾軍人熊輝,通過自己的人脈圈組建社區物資群,先后為武昌濱江社區、江岸新建社區、江漢萬松園公園等社區,提供蔬菜信息和護目鏡,防護服,消毒用品等物資,并為以上社區待產孕婦提供奶粉累計58箱。
2月19日,熊輝得知在航天部工作的親屬在江夏佛祖嶺發放物資,立即與其協調溝通,為漢口火車站、古樂社區、武昌殯儀館共無償捐贈1825公斤醫用酒精。他還積極加入到湖北省慈善總會宣傳組,為慈善總會整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善款資金及物資捐贈信息。
站上講臺是老師,回到社區是采購員。知音學院的盧軍強老師,在疫情期間跑到都市桃源社區中百超市,幫助社區群眾采購日常用品,能量滿滿。
志愿者朱晶晶,住在江漢區玉蘭里小區。那里有很多在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武漢市醫院工作的醫生,他們一直戰斗在抗疫線,不能回家。
朱晶晶主動承擔起照顧這些醫務人員老人的義務,每天她都會將米、面、菜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老人家的門外,再告訴老人到門口取用。
知音教育公司黨員干部張小婧,參與了武昌區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目前已經為中南醫院等募捐到防疫物品簡易呼吸器1464套。
除了身在武漢的志愿者,還有很多知音人回到全國各地的老家,在家鄉擔起志愿者的職責。
年前,全媒體公司劉忠義回到河南老家。心系武漢,他日夜不寧,協調老家農村種菜大戶給武漢方艙醫院和社區捐蔬菜10萬斤。
2月22日至23日,松滋市同興橋社區因水管破裂,出現了大面積停水。第1生活的員工周鵬,作為志愿者參加了為居民送水抗疫工作。他為困難家庭送水上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確保了所有居民安全用水。
《平凡的世界》里說,“生活中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
奮戰在一線的志愿者們,絕不僅僅是文中這幾位。截至目前,知音傳媒參與抗疫行動的志愿者一共有60人,其中黨員28名,預備黨員8名,入黨積極分子5名,群眾19名。
知音黨群工作者更是幕后榜樣,及時跟進所有黨員、積極分子人身安全,住處信息,為志愿者保駕護航,慰問困難家庭、積極開展自愿募捐等活動。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不僅僅是志愿者,無名英雄,更是平凡的兒子、女兒,甚至是被孩子牽掛的父親、母親。
他們的付出,值得被記錄、學習和贊揚。
- End -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場疫情,讓知音人成了一個個美逆行者。我們奮力工作,我們投身公益,我們下沉救援,我們志愿付出,我們心手相牽。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在這場戰疫面前,知音人迎面而上,克難攻堅,以實際行動溫暖了一座城,發出勇者的聲音:人生,沒有跨不過的坎!
抗疫歌曲《敬你》中唱到:
我敬你滿身傷痕,卻如此認真
山水迢迢,還奮不顧身
我敬你萬千心碎,還深藏一吻
烏云滾滾,還走馬上任……
作為中國傳媒領域的領軍企業,“人情美、人性美””是知音傳媒的核心價值觀。抒寫愛、傳遞愛,弘揚人情人性之美,以實際行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取得后的勝利拼盡全力是正處于疫情中心的知音人的踐行與擔當。
此刻,武漢早櫻怒放,春光明媚,我們相信,華枝春滿,日月同天,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的全面勝利,一定、就在眼前!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