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求保本少虧,能保命就好。”非洲豬瘟沒散,新冠肺炎又來,現在四川又有了禽流感H5N6,疫情此起彼伏,養殖業也難以幸免于疫,無論養羊養牛還是養雞養豬,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一位陜西從事山羊養殖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對養羊業的影響蠻大的。”
對于養羊業來說,倒不必有四川、湖南等地禽流感H5N5爆發時,政府采取無害化處理措施,不得已大肆撲殺家禽以切斷傳染源的“一刀切”,它的擔憂主要還是來源于疫情影響下,物流管制,配送受阻所導致的供應問題——“進不來,出不去。”
進不來
“進不來”的問題,我們這段時間也關注到不少。尤其是母嬰店,奶粉、紙尿褲等剛需品類庫存預警,甚至出現斷貨風險時,封城封路、交通管制致使物流癱瘓,無法及時補給。
而對于養羊業來說,疫情對飼草飼料等“羊口糧”的補給供應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一位陜西從事養殖業的人士向筆者反映,這次疫情對圈養羊場、自營、小規模的牧場影響比較大,幾乎每個養殖戶都會面臨飼料、飼草缺乏的問題。
“有的養殖場,羊基本處于斷糧狀態,母羊料、粗飼料、精飼料等各類飼料都有不同程度的短缺。”而羊的“口糧沒了”,所造成的結果對于個體養殖戶來說,也是比較扎心的,“沒有飼料,養殖場只好減少飼料喂養量,甚至不得不淘汰一部分弱羊。”
而這無疑對羊奶奶源的正常供給產生影響,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出不去
飼料、飼草進不來,羊的產奶量就會減少,甚至導致部分廠家的奶源匱乏。
但與這種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區的奶農的奶源同樣因為物流管制的緣故導致自家的奶運不出去,“有奶無人收”,再加上鮮奶保質期又短,后只能低價售出甚至大量倒掉。
據了解,在山東就有不少奶農因為奶無人收,噴粉處理等候周期太長,只能將30余噸的原奶生生倒掉,損失高達10萬余元,甚至有些奶農已經接連幾天“倒了三四次奶”,損失超過100萬。
上百萬計的損失,對于勢單力薄的奶農來說,打擊尤為致命,一位從事養殖業的人士甚至斷言:如果交通管制繼續下去,很多牧場將經營不下去了,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
“大或小”
疫情一來如山倒,無論規模大小的牧場、廠家都無法免受這重壓,只是大或小、不同的層面罷了。
在很多人看來,疫情對于奶源源頭的“威懾”當其沖的是散戶奶農、小型牧場或者自營養殖場,的確,我們這兩天看到的各種“倒奶”的新聞大都發生自這幾類之中,因為這些散戶、小型的牧場沒有和乳企簽訂購銷合同,沒有受到大乳企在疫情期間申請到的諸如“民生保供企業證明”等紅頭文件的庇護,而這也使得他們遭受了更大的壓力。
對于大乳企和大牧場來說,似乎并不存在“有奶無處買”這樣的困境。“各大乳品企業和牧場均能嚴格遵守生鮮乳購銷合同和生鮮乳運輸合同,目前生鮮乳收購基本正常,暫未發生因封路造成生鮮乳無法運輸情況,未發生奶量限拒收、奶價下調等問題。”
這種情況對于大乳企,尤其是那些既有牧場、養殖場,又有奶粉加工廠的布局了全產業鏈的乳企來說就更不是問題了,某羊奶粉廠家的工作人員就頗為自信地表示:“我們自己有牧場,也有自己的養殖場,還有世界羊奶粉加工樣板工廠!疫情對我們的影響能有多大?”
于這樣的全產業鏈加持,實力雄厚的大乳企而言,疫情所帶來的的大的影響仍是:“貨運不出去”。
“盡管已經申請到了當地政府(商務廳)頒發的‘民生保供企業證明’,但也不是每個地區都認可。”
“雪崩時沒有哪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疫情面前無大小,大有大的無奈,小有小的困難,似乎也別無他法,我們只能期待這次疫情盡早結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