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財經:記者 欒立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國奶業的供給平衡再一次被打破。
財經記者了解到,由于受疫情防控影響,乳制品銷售不暢,國內大型乳企已經開始用鮮奶噴粉儲藏,部分“單干”的中小牧場有奶難賣。對于上游原奶產業而言,剛剛經歷了六年下行周期尚未完成休養生息,再次遇到突發事件,也讓年后的原奶價格走勢變得不確定起來。
“給多少錢已經不是重要的,重點是要能拉走”
“今天(原奶收購價)每噸又降了300元,刨除運費,多夠本。”河北保定奶農六順告訴財經記者,收奶商能給多少錢已經不是重要的,重點是要能拉走,否則這些牛奶就得白白倒掉。
六順和弟弟大學畢業后,從2008年開始在保定市經營著一個存欄100多頭的小型牧場,一天產奶1.5噸多,由于不愿意向大乳企交奶,兩人選擇開了一家奶吧,平時牧場所產的鮮奶剛好夠奶吧的消耗,偶爾多出來的賣給收奶人。
六順的牧場算不得大戶,但也熬過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和2014年開始的奶價下行。2019年下半年,奶價終于開始上漲,牧場再度賺錢,讓他覺得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不過從2020年春節前開始,不斷傳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消息和身邊日益緊張的氣氛讓六順感到擔憂,年后六順的奶吧也只能暫停營業。
奶吧可以停業,但是產奶的奶牛并不會停,年后又是產奶高峰,一天1噸半多的奶只好賣給收奶人,否則每天消耗的飼料成本就讓他心驚肉跳。
“60多頭出奶牛一天飼料就要吃掉3000多元,這還不算工人的工資。”六順告訴記者,已經有牧場在倒奶,但他還在堅持把奶賣出去。因為六順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正常停業,年后這十幾天奶吧本來可以賣出十幾萬的收入,而現在1元多一公斤的低價賣給奶販一來一去很虧,但不賣,牧場撐不了2個月就得破產。
六順煩惱是奶賣不掉,而河北涿州的收奶人胡哥擔憂的卻是收來的奶去哪兒噴粉。
中國北方是主要的奶源產地,南方原奶資源相對缺乏,于是催生了一批收奶人,他們開著冷罐車在北方收集中小牧場的原奶,賣給南方的乳企,胡哥則是眾多收奶人中的一個。
“從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奶價就持續走低,原來廠里還能給個2元多/公斤,現在就只有1.8元左右/公斤,去掉一噸300元的運費,給到奶農的就更少了。”
在胡哥看來,主要的問題還是下游牛奶滯銷,由于銷售不暢和防疫要求,南方一些中小乳企年后就不收奶了。
“以前我一天要向南方乳企拉個20噸奶,現在基本都停了。”胡哥告訴財經記者,收來的奶只能噴粉,而如今噴粉廠生意緊俏得很,現在去還得排隊。這幾天他的奶主要送到濟南佳寶乳業的噴粉廠,就是價格有點低。而山東另外的噴粉廠比如東營安和乳業等也在收奶,但排隊太長,前幾天他的一車奶排了三天三夜才排上。
而東營安和乳業的工作人員向財經記者證實目前噴粉正在排隊,但拒絕了進一步采訪的要求。
上一次奶業低谷期,六順就決定將牧場部分牛換成肉牛以減少風險,但還沒來得及調整,這次疫情就來了。他告訴記者,在經歷了兩次行業大波動之后,這一次不知道能否抗得過去。
平衡被打破
六順這樣的自有銷售渠道的中小奶農在這次疫情中受影響為明顯。根據山東省奶業協會統計,在山東各種大小奶吧就有1000多家,基本上不能按期開業,已經開業的銷量也極少,沒有平時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大乳企和簽約牧場的情況相對穩定,記者調查中發現,黑龍江、河北、天津等與大乳企簽約的牧場主均表示目前供奶正常,有天津牧場主向財經記者透露,雖然運輸上因為封村封路確實受到一定影響,但企業收奶還是正常的。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財經記者,在經歷了上一輪下行周期之后,伊利、蒙牛、君樂寶等大型乳企的自有奶源的比例正在提升,行業規模化和抗風險能力也在加強,但在山東、河北和東北地區仍有相當部分中小養殖戶,其資金、技術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生存狀況值得關注。
但疫情導致的下游銷售不暢,讓大乳企也同樣面臨原奶消化的壓力。
新乳業公告顯示,因為春節前牧場物資按照2個月的正常用量進行充足儲備,因此牧場的經營未受到較大影響。但由于疫情部分商超關閉,商超客戶的購買時間、方式、行為發生了一些變化,市區和鄉鎮部分網點關閉等,對部分常規渠道的短期動銷一度帶來負面影響。目前新乳業也在拓展線上業務和走進社區貼近消費者以增加銷售。
據山東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介紹,在幾天前調研時發現,各大乳企業務也在調整,一方面擴大噴粉的數量,伊利、光明、佳寶都增加了噴粉量;另一方面擴大乳品市場消費,同時提升乳制品庫存來減少市場對生產的影響。
光明乳業向財經回應表示,春節前后本是乳制品消費的旺季,但目前疫情導致春節牛奶消費需求受到抑制,下游乳企庫存增高,奶源成本占到乳企成本的65%左右,但考慮到幫助奶農共渡難關,決定對簽訂采購協議的合作牧場不拒收和不隨意降低原奶收購價格。
雖然大乳企在穩定原奶生產上發揮著“緩存”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大乳企不存在壓力。
在業內看來,下游銷售不暢,但乳企還要不斷收奶,除了做成常溫產品外,就需要大量噴粉儲藏,這將占用企業大量資金。因此山東奶協也曾公開呼吁,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擴大乳品消費市場,減少乳企庫存壓力、噴粉壓力和資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2014年到2019年五年多的苦日子,市場供需終于平衡,國內奶價進入上行周期,2019年原奶企業終于擺脫虧損重新盈利,但這場疫情又讓奶價的前景變得不明朗起來。
宋亮告訴財經記者,這場疫情讓中國乳業上下游的供給平衡再次被打破,年后淡季本身奶價就有回調的需求,目前來看上半年奶價面臨下行,預計八九月份隨著消費高峰的出現,價格可能會再次上漲,但幅度仍待觀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