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封鎖、物流不暢、庫存見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告急的不僅有口罩、消毒液等,還有幼兒配方奶粉。
據了解,在疫情較為嚴重、防控十分嚴格的江西鄱陽縣、湖南岳陽及整個湖北地區,幼兒奶粉成為稀缺資源。進貨難、配送難已成為當地母嬰門店的常態,部分門店奶粉庫存僅夠維持一個星期,就連上游廠商也無法有效解決物流問題。
盡管奶粉企業仍在盡力維持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但物流“失靈”逐漸傳導到原材料的供應,業內預計整個產業鏈遭遇的后續影響將擴大。對此,多家企業呼吁將幼兒奶粉供應納入“綠色通道”。
疫情波及生產運輸
上游養殖業面臨考驗
連日來,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面前,銷售下滑只是一方面,因運輸渠道受限、導致的飼料供應不上,奶牛養殖業同樣受到了疫情波及。
“現在防控疫情是主要工作,我們理解政府政策,卻也對畜牧養殖業造成較大影響。”淄博一奶農表示,由于交通受阻,飼料難以運進去,奶?;蛎媾R無糧可喂的情況。
也有奶農表示,如果未加工的原奶儲存時間延長,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原奶變質。疫情前的原奶價格為4元/公斤,現在運不出去,只能降至噴粉價,每噸只有一千多元,遠低于市場價,損失巨大。
公開信息顯示,為了防控疫情的傳播,許多地區自主的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員流動,也阻擋了車輛正常的流通,其中就包括拉奶車。保定奶農日倒奶2噸、淄博奶農日倒奶5噸、濰坊奶農日倒奶6噸等等。
不僅是小奶農,大型乳企也受到影響。君樂寶乳業集團公開表示,由于物流受限,帶來了運輸困難。同時,部分飼料廠停產,導致貨源減少,飼料漲價。如果疫情時間再長的話,局面可能會變得更困難。
同樣面臨難題的還有現代牧業,據其介紹,部分車輛因為封路要繞行,帶來了時間長、費用大的問題,希望可以盡快協調解決這一問題。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目前,上游奶牛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就是運輸問題,由于奶源是跨區域性的調動,目前防控疫情管得非常嚴,所以這種調動就會很困難,導致短期內會出現奶農倒奶現象。
上游受損、原奶減產,將造成奶粉、液態奶短缺,那么,是否會引發漲價潮?
在宋亮看來,疫情對需求的影響很大,乳制品需求也在下降。同時,銷售端還有進口乳品的補充,而且奶粉原料多來自于進口,所以不會造成漲價現象。
多地奶粉供應困難
母嬰行業呼吁建立“綠色通道”
春節是乳制品消費的旺季,各大乳企都備足貨物,但疫情打亂了各企業的銷售計劃。據多家超市乳品區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往過節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牛奶禮盒,這段時間里,各品牌的折扣都比較大。今年受疫情影響,幾乎無人問津。
為保障疫情期間物資供應,1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通過視頻會議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據了解,目前飛鶴、君樂寶等奶粉企業均在正常生產,并設法滿足市場需求,但物流問題仍是當前奶粉供應的大障礙。
為保證寶寶不斷口糧,澳優與全國合作門店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如果線下無法協調送貨,將轉由官方旗艦店快遞發貨。不過澳優方面坦言,受物流及快遞影響,個別地區門店有貨源緊張現象,物流問題尚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快遞也積壓在物流點。
在河南地區,飛鶴日前與中國物流河南公司達成合作,為物資供應開辟綠色通道。在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由于在武漢建有中轉倉,存貨較多,飛鶴方面稱暫時沒有門店反映斷貨問題。不過當地物流配送已不如以前順暢,需經過多層對接周轉才能送達門店。
業內人士估算,后期疫情對物流、原料供應及奶粉企業的影響將擴大。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奶粉企業向監管部門反映物流配送問題,而為幼兒配方奶粉供應建立“綠色通道”,也在母嬰行業擁有較高呼聲。
母嬰行業獨立評論員年永威認為,綠色通道目前只對生活必需品和開放,對配方奶粉等特殊物資能否開放,還要看接下來的疫情走勢。“奶粉行業過去一直是過剩的,這次疫情也許會倒逼供應鏈條發生一些變化。”
2月4日,全國防控物資暨春運錯峰返程運輸保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力做好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在這一大方向下,配方奶粉供應能否建立“綠色通道”值得期待。
疫情之下乳品企業如何自救?
新零售將成發展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在國內外品牌互攻“城池”的同時,電商開始在奶粉銷售當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從終端變化來看,2007年之前奶粉的銷售渠道主要在商超和傳統渠道。在2017年,渠道發生了變化,嬰童占比30%,電商占比60%,嬰童店持續下降??梢灶A見,整個消費不僅是產品的消費,對服務的需求,對效率的要求其實非常高。
“今年的疫情來得比較突然,影響很多乳企今年的計劃,包括新品計劃、市場布局的計劃,接下來,很多的企業可能會調整銷售方式,進一步加大跨境購和線上銷售的比例。”宋亮指出,特別是大型乳品企業,一直在布局新零售。盡管短期內受到影響,但是對于線上渠道來說,可能是一個利好消息。
那么,疫情之下,乳企的免疫力經受得住考驗嗎?又該如何自救呢?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乳品企業自救要靠口碑和品牌形象。通過此次疫情,對于乳制品行業品牌格局會有一個微妙的變化,讓很多產品的重度消費人群感受到大企業的責任擔當。如伊利、飛鶴、君樂寶、雀巢在疫情出現開始,通過捐款、捐物投入到社會責任上去了。
上海商學院教授顧國建則指出,在疫情期間,線上銷售猛增是一個可以看得清楚的趨勢,但企業要把這次疫情帶來線上增長的趨勢,看成一次拓展線上渠道的戰略機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企業資源的線上轉移,而不是敷衍地向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發展。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