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一組神秘數字:PH 5.5 ,在幾家品牌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很多寶媽們都朗朗上口。這個數字,彷佛是這類產品的“黃金標準”,達到這個PH值才是的。
眾所周知,PH值是水溶液重要的理化參數之一。因此在農業、醫學、環保、科研等領域都需要測量PH值。那么,PH5.5的這種弱酸性紙尿褲就一定是好的嗎?在挑選紙尿褲的時候,除了PH值,還有沒有其他注意事項呢?
什么是紙尿褲PH值?
pH值是紙尿褲的重要安全指標之一,范圍是從1~14,其中PH=1~6為酸性,PH=8~14為堿性,PH=7為中性。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有可能導致寶寶的肌膚受到傷害。國標規定,幼兒紙尿褲的PH值范圍在4.0-8.0之間。
寶寶的皮膚和成人皮膚不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寶寶的皮膚0-6個月,PH值6.5左右,6-18個月為6左右,18個月以上為5.5左右。
當寶寶穿上紙尿褲后,會形成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微環境。由于寶寶肌膚比較嬌嫩,所以對于微環境的酸堿度要求也比較高。如果這個環境中的PH值不符合寶寶肌膚的要求,寶寶就會容易出現紅屁屁。
在以往的紙尿褲抽檢過程中,經常能看到紙尿褲產品PH值超標的情況,而酸堿度超標的紙尿褲將會對寶寶皮膚產生危害。
PH5.5的紙尿褲是必要的嗎?
如今雨后春筍般衍生出的“PH5.5”、“弱酸性紙尿褲”等產品,會在內表層添加果酸等弱酸性成分,因此與寶寶皮膚酸堿值更加接近,不但能中和寶寶尿液和大便的堿性,幫助減少尿便刺激,而且更契合寶寶的肌膚特質,讓寶寶紙尿褲的“微環境”呈現平衡狀態。從理論上來看,這類產品對寶寶嬌嫩的肌膚更友好,可以減少出現紅屁屁的概率。
但因為寶寶在不同時期,皮膚的酸堿性也在發生變化,所以寶媽們不必拘泥于PH5.5這個數字。
雖然在理想的條件下,PH5.5是接近寶寶的肌膚特質的,但寶寶的生活環境、飲食等因素也會影響到皮膚的PH值波動,PH5.5雖然有存在的道理,但也不必追求這類魔術數字。
紙尿褲的酸堿度只是眾多造成寶寶紅屁屁因素之一,弱酸性紙尿褲也不是一個必須的功能,只要寶媽們從正規渠道購買紙尿褲,并養成良好的護理習慣,紅屁屁自然會遠離寶寶。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