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市場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據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達到1455億元,預計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660億元。持續增加的童裝市場規模和快速的市場增長速度為童裝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歷史機遇。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中國全面放開二胎,出生人口較以往有所增加。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58萬人,其中0-15歲人口24719萬人,占比17.8%。兒童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是兒童服飾市場蓬勃發展的基礎。此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未來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預計2018年中國童裝市場銷售規模將達166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童裝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全面二孩政策開放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自2013年局部開放二胎政策以來,中國新生嬰兒數量增長率顯著提高,預計伴隨著這次政策的全面實施,未來新生嬰兒數量的增長將保持甚至超過目前的增長率。隨著新生嬰兒數量規模的高速增長,我國0-14歲人口數量也將持續增長,給童裝市場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2)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增強的消費能力為嬰童產業的繁榮提供了保障。此外,80、90后進入婚育高峰期也進一步促進嬰童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根據2015年新浪母嬰消費白皮書數據顯示,80、90后群體占育兒群體比例超過85.9%,他們多數為獨生子女,經濟成長環境優越,對生活品質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優生優育的育兒觀念。目前,幾乎每個家庭都在不斷增加嬰童食品、教育、玩具、服裝等方面的支出。據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調查,80%的家庭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嬰童消費已經成為家庭消費的大支出之一,嬰童消費集中地體現了家庭支出的消費升級。
(3)童裝行業尚處成長期
與男裝、女裝等服裝品類相比,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隨著我國家庭對童裝消費習慣的改變,國內專業童裝企業普遍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發展。從產業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我國童裝行業尚處于成長期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的特點。近些年來,我國的童裝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
(4)線上交易興起
相比于百貨商場和街邊或社區里的品牌專賣店等傳統渠道,近年來線上電商作為新興渠道,發展極其迅速。隨著電商平臺、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線上購物越來越便利,目前已經成為媽媽消費者們重要的購物渠道之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未來童裝電商業務發展空間巨大,線上交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童裝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據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市場占有率前十位的國內外童裝品牌中,國內的童裝品牌占有相對優勢,占有率之和占到了所有前10個品牌的59%。國內品牌表現好于國外品牌,主要是由于國內童裝品牌線下渠道比國外品牌深廣,國內童裝企業以其多年的市場和消費者研究,對產品質量、消費者心理具有較深入的理解,對中國市場更加了解,在市場競爭中積累了重要的競爭優勢。
隨著童裝市場競爭的加劇,童裝品牌將往差異化方向發展,市場更加細分由于0-14歲兒童生長發育快,身高、體型、生長速度等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因此按照各個階段兒童的體貌特點和對服裝的設計需求和消費特點來設計童裝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童裝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成長迅速,童裝品牌紛紛通過差異化策略確定品牌的市場定位。童裝品牌日益在目標年齡段、性別、功能性、品牌風格等方面都出現了細分的趨勢。國際品牌覆蓋了中高低端各層次童裝市場,風格定位也有很大差異,其中AdidasKids、NikeKids等品牌主要以銷售運動功能童裝為主;ARMANIJUNIOR、FENDI等品牌定位更高端、更時尚;H&M、GAP定位于大眾休閑快時尚。國內品牌則較多占據中低端童裝市場,部分國內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場。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