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名孕婦曝光自己與網紅發生爭執,致其高危早產入院。近年來,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意外事件接連發生。而每一件意外的發生都意味著我們母嬰行業損失一位潛在的意向客戶,要知道這些意外事件本身都是可以避免的。意外發生的概率是萬分之一,但是如果發生在您的身上就是。
【事件回顧】
原來,該孕婦在外出散步時,被網紅“Saya—”的沒牽繩的斗牛犬嚇到,兩人隨即發生爭執,網紅“Saya—對這名孕婦撕扯頭發推肚子踢大腿。而這位網紅的母親在旁邊非但沒有攔住女兒,還用各種惡毒的語言詛咒孕婦,甚至一起上手打。
隨后,這名孕婦感覺到不舒服,就叫老公開車帶自己去醫院。直到9日晚仍未脫離高風險早產的征兆。
【無獨有偶】
2016年2月,北京李女士懷孕七周時乘坐公交車,因為公交車起步太急導致跌倒骨折導致流產。
2016年12月,張某駕車到單位,停好了車后,在打開車門時,撞到了路邊正常走路的孕婦小劉,經診斷孕37周3天死胎。
2017年11月,河南李女士因護士將保胎藥黃體酮膠囊錯發為“孕婦禁用”的婦可靖膠囊,李娜服藥后出現不良反應,次日檢查嬰兒已無胎心,后流產。
2018年,懷孕7月的小楠突然發現腹痛有流產跡象,緊急住院后保住了孩子。調查原因后竟然是大女兒不想小楠“要二胎”。在小楠的食物中加了些薏米。
【我們能做什么?】
作為母嬰行業直觀的面對基層消費者的終端門店,應該做些什么來保護自己的潛在客戶呢?簡單有效的就是在開展媽媽班的時候將這些意外事件的多發性和重要性,傳達給預備寶爸寶媽們。比如出行時應該注意的危險多發情況、孕婦禁用的藥理知識、簡單預防自救技巧等等。避免這些意外的發生,也就挽留住了一個門店的潛在客戶。
相信媽媽班是很多門店都在開展的,但大部分媽媽班的內容都局限在傳播營養知識,品牌宣傳、門店優惠活動等等。慢慢的媽媽班開始流于形式,也讓寶媽們失去了興趣。增加媽媽班的優質課程,一方面可以為寶媽們提供更專業、更有價值的服務,避免很多不要的意外。另一方面對于門店來說媽媽班也具有教育引導消費、增強消費者黏性等作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