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重大消息,重大消息,重大消息!
專家稱明年9成概率全面開放生育!
2000年,政府出臺了雙獨二孩政策
2013年,單獨放開二孩政策
2016年元旦起,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2019,九成概率有望全面開放生育
如果實行,從國家層面來看,這是自1981年以來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次沒有“計劃生育”名稱。
每一次的人口政策變化,對衛生用品行業,特別是對紙尿褲行業產生哪些影響?結果又怎么樣呢?
每一次人口紅利政策的出臺,無論是官方還是企業都大量預估了未來嬰兒出生數量,隨之而來的是母嬰相關產品的不斷投入和擴大。
可事實呢?現實不如預期,屬于過分高估!
1 需求有所增加 但過分樂觀預估市場,造成產能過剩
加購設備
擴充產能
追加訂單
品牌激增
……
就單獨開放二孩政策和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兩次熱度高的人口政策變化來看,當時消息一出,紙尿褲企業預估局勢一片大好,出現以上的情況。
然而,小幅度的人口增加,不能撐起急劇暴增紙尿褲產能。
2016我國0-3歲嬰兒人數近400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較2015年增加131萬人,消費人群規模增加相對明顯。2013年11月,單獨二孩政策的發布,直接促進了嬰兒紙尿褲市場的小幅度增加。全面放開二孩的舉措,也對嬰兒紙尿褲市場再次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然而,在急劇膨脹的產能面前,這增幅不明顯的出生率只是小打小鬧!
更值得注意的是,與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下降了88萬人。也就是說,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以來,我國新生兒數量不升反降。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來不及收手的紙尿褲擴充和不斷涌入的紙尿褲品牌,產能過剩成了不可逆轉的結局。
網上一番搜查以后并未找到紙尿褲產能過剩的具體數值,在小編咨詢了業界資深人士之后,嚇了一跳!
保守估計1000個億的過剩產能!
1000個億!
因為對人口紅利的過分樂觀預估,加上不斷的品牌洗牌造成中小企業產品囤積,紙尿褲過剩情況愈演愈烈!
可怕的是……
在紙尿褲這塊大蛋糕前,無人能抵擋它利潤高達40%的美好誘惑,廠家和品牌依然在不斷涌入,造成優勝劣汰大洗牌的同時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過剩產能。
2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民眾不買單 紙尿褲發展呈理智狀態
相較于單獨開放二孩和全面開放二孩的喜大普奔,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消息一出,評論區下方幾乎是罵聲一片,紛紛聲討養不起!
甚至有網友大膽表示評論:那些有錢有權的該生的已經生了,剩下那些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在掙扎,實在沒辦法對人口有什么貢獻。
按此情形,可見,追生的家庭和嬰兒出生率也可能只有小幅度的波動,以目前過剩的紙尿褲產能規模即可滿足市場需求,紙尿褲廠家一般不會盲目擴產,保持現狀或者說處于觀望狀態的居多!
3 不能擴產、只有滲透,紙尿褲發展之路怎么走?
紙尿褲這塊大蛋糕幾乎已經被瓜分徹底,無法擴產發的情況下,千千萬萬的紙尿褲從業人員應該做些什么呢?評價中有人提到了假奶粉、假疫苗、問題幼兒園等問題,似乎對我們紙尿褲行業給出一個新的啟發,也是紙尿褲行業永遠的主題:健康、安全!
健康、安全是社會必須給孩子基本的保障,紙尿褲作為母嬰類的重要成員,在紙尿褲滲透率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要如何分得一杯羹?要以什么條件給予消費者安全感和信任度呢?這也就是未來紙尿褲行業的發展方向!
消 費 趨 向
追求有口皆碑的國民品牌
面對收入暫且一般的家庭,物美價廉、有口皆碑的國民品牌就顯得親民了許多,價格適中、質量不賴,紛紛登上普通家庭的購物車!
追求高端產品
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為人父母的心情和愛子之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能把好的都給寶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加上中國多年“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育兒理念,父母為孩子花錢從來就足夠大方,在一分錢一分貨的的鐵律下,選用紙尿褲這么重要的事情上當然“只買貴的和更貴的”,柔軟、透氣、安全、舒適的高端紙尿褲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追求大品牌
不可否認,大品牌幾乎憑借良好的產品優勢和售后質量名聲鵲起,幫寶適、花王、大王、好奇、尤妮佳等國際大品牌占據著中國紙尿褲65%的市場,品牌經得起考驗、質量值得信賴,是許多家庭不二的選擇。
4 博衛觀點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的鎖定并捕捉到它。
中國正在從一個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對于市場消費量巨大的衛生用品這類快消品,理應實現本地化生產。在二孩政策剛剛出臺的時候,國內紙尿褲上下游企業部分選擇低調蟄伏,靜觀市場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分析之后才有所舉措。或許,多年的實戰經驗已讓國內企業深知,與國外品牌抗衡,實施理性商業擴張來降低供應鏈風險才是王道。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