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童傳媒創始人兼總策劃羅文杲
增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這幾年,母嬰行業遭遇到了增長的瓶頸。為什么會這樣?
,心理方面的原因。
從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整個初期的政策紅利開始逐步喪失,并且在未來兩到三年,新生兒出生率有可能下滑,這導致嬰童行業的人在心理上產生了變化。
第二,現在的消費群體——泛90后媽媽群體的變化太快,這個變化是她們自身都把控不到的。
我們說,兩到三年就是一代人,兩到三年甚至一兩年的消費者之間的消費行為的差別就會非常大。這使得消費者越來越難以把握。我們以前說,只要把產品做好,把模式做到位,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光有好的產品和模式還不行,還必須讓消費者能夠心動。沒有心動,就沒有行動,就沒有購買的行為。
第三,整個外部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
整體上,流量是處于分散化、枯竭化的這樣一個大的環境背景中,線上的流量缺失,線下的進店率急劇下降,顧客到底都去哪了?這是我們都關注的問題。
上個月6·18年中大促,從宣傳力度方面來看,可能會超過歷年的6·18,但是從數據來看,電商平臺銷量的增長卻不盡如人意。整個6·18期間,消費量又沒有減少,他們去哪了?答案是,增量或者說銷量被分割了。
以前可能6·18都是天貓、京東兩大平臺就把整個銷量給瓜分了,但是今天,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有其他的平臺式電商,還有像拼多多這樣的殺手,還有其他更多的內容類分銷平臺,整個的銷量都被瓜分掉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對于母嬰行業來說,跟前幾年大的不同是,以前母嬰行業的增長是一個普惠式的增長,只要開店基本上都能賺錢,但是現在,這個普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的差異化增長的時代,有些會做得很好,但有些會比較低迷。
盡管如此,在這樣一個流量匱乏的時代,依舊有很多企業,包括渠道商,獲得的增長速度并不低,并且是歷年來高速的增長。比如澳優,去年40個億,今年60個億的目標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安琪紐特,年年都是翻番的速度;倍康紙尿褲進軍德國藥房,德國藥房是難進的;包括渠道商,比如綠臣的沈總,是典型的地面推進精耕細作的代理商的典范。實際上,諸如此類的增長還有很多。
為什么這些品牌、這些企業、這些渠道商能夠獲得很大的增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B端電商的平臺、內容電商的平臺,它們的增長速度會更高一些,這又是為什么?這就在于我們整個運營模式和運營思路的調整和變化。
我們為什么要講賦能?實際上,賦能本身在佛教里面是加持的意思,一個有能量的人加持到你身上,讓你獲得超過你能量的這樣一種能量的發揮。而在商業上,賦能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必須要接納外部的東西,要和外部形成跨界。
賦能本身,一是心態的開放,二是跟外界跨界融合,打破行業的壁壘和界限。
很多增長比較快的企業,有些是借鑒了行業外的企業的做法,有些則是借鑒了其他類型的企業的做法。賦能本身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話題,只要能夠找到跟我們自身形成融合,能夠促進我們自身成長的,我覺得都在賦能的概念和范圍里。
整個母嬰行業在中國發展了二十年,到現在這樣一個階段,在二胎政策的紅利釋放面臨瓶頸的時代,增量再次匯入到嬰童產業人的心目中。當前,我們更需要開放心態,更需要接納外部的智力和資源,促進自己的成長。
在這里我也祝愿大母嬰行業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廣納各方的資源和智慧,為我們自己賦能,為這個產業賦能,為企業賦能,共同促進嬰童產業的百花齊放,謝謝大家。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