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零點有數母嬰研究院預測,2018年整個母嬰產品市場規模將超過3萬億,其中母嬰服務市場約1.4萬億,主要以嬰童服務為主。縱觀母嬰渠道整體交易額約3萬億,其中線上渠道占比23%,約7600萬元,線下渠道占比77%,約2.4萬億。由此可見,母嬰實體渠道占據將近五分之四比例,并且這種現象逐漸由一二線城市延伸到三四線或者鄉鎮渠道。在電商下沉實體的過程中,實體之間的競爭關系也日益凸顯,由零售業態的多樣化衍生出來的服務升級更是讓行業處于種種混沌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專業的、權威的官方機構,來推動引導母嬰行業良性有序發展呢?
一時間,關于母嬰行業的官方機構及社會團體紛紛呈現,雖然他們都在關注并努力推動行業發展,但對于能站到中立角度和專業科學角度的科研機構,由于體制、規定等限制無法有效的根植到行業,很難形成學術、研究、產業發展的大融合。
能夠一如既往的參與并關注行業發展、輸出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以及持續化知識及梳理相關標準的機構更是不多。況且還有很多社會團體林立中難免會有濫竽充數者。
作為行業母嬰人,我們先需要正確的分辨出是否是正規機構,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打擊未經注冊或認證的山寨社團,凡帶有“全國”“中國”“中華”“世界”等字頭的社會團體及組織,均需要在國家相關部門審批與民政部門注冊登記才為合法機構。
那,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簡稱: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又是什么樣的一家母嬰權威機構呢?
這是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注于“兒童發展”領域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集科研、宣教、培訓、咨詢、研發于一體,以國內外一流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為依托,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兒童少年全面發展”的理念,開展多學科、跨領域、跨部門、跨國界的合作,以多種形式為兒童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服務。
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以下簡稱“萬里行”):在全國已經做了300多場,場場爆滿,還在踏踏實實做
為了推動母嬰行業健康成長,打通母嬰生態鏈,將政府、專家、企業、渠道、消費者相互串聯起來,實現線上資源整合、線下落地活動使母嬰行業產生持續性價值。
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火爆現場
所以自2014年,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開始舉辦中國幼兒發展論壇為母嬰行業搭建了一個集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單位等直面交流、真誠互動、資源融合的交流、學習、互動平臺,并積累了上千家母嬰產品、渠道、專家、媒體等資源,匯聚全力共同探討我國幼兒健康發展之路。
為推動我國母嬰健康的全面發展,在2015第二屆中國幼兒發展論壇上,由顧秀蓮主任、武韜副主任、張文康部長、張文范部長親自啟動了“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活動。這是一場由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和中國幼兒發展論壇組委會聯合開展的、全國性針對母嬰群體進行健康知識科普的大型公益項目。此次萬里行活動由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包秀蘭等50多位專業知名專家直面授課,給0-3歲母嬰群體送去科學、嚴謹養兒、育兒、教兒的科普知識。課程主題范圍涵蓋了婦幼營養、早期發展、心理健康、科學喂養等5大方面,并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兒童醫院等30多家醫療單位和伊利、惠氏、樂友、孩子王、愛嬰島等500多家愛心企業共同參與。
經過三年的組織和實施,萬里行活動共舉辦健康科普講座300多場,覆蓋我國6個大區,26個省,走進150座城市,總計覆蓋288254個家庭,宣傳覆蓋近5億人次。
公益前行,責任在心。中國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還逐步依托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項目延展出來多系列的科普項目,如:
1、線上平臺-2018年萬里行將走進100多個城市,近200場線下科普講座活動,以此延伸線上科普平臺“名家話育兒”將在線上以音頻、視頻、圖文、漫畫形式開展育兒知識的普及。
2、媽媽社群-根據每場線下活動建立了百余個“名家話育兒”媽媽社群,除了現場能夠聽到專家講座,后續社群會不斷的獲取更新知識內容,讓大家持續的學習并了解。
3、母嬰顧問公益培養計劃-依托目前積累的全國母嬰連鎖服務機構及母嬰從業人員,開展公益培養計劃通過線下線上聯動,把專家內容及系統知識輸送到行業,持續培養提升育嬰顧問的專業知識能力,給渠道帶來正確、科學的育兒知識,做好母嬰健康科普。
官方機構針對母嬰品牌方與渠道的深刻建議
面對消費升級,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競爭中,“服務能力高低決定門店生死”雖然已成為普遍認知。門店也不僅僅是推銷商品,更是面對面的服務于客戶,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是門店的核心優勢。但門店與消費者從單一的買賣關系升級為更高級的關系談何容易?
對此,中國幼兒發展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王立華表示,母嬰行業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火熱的領域,但是缺少規范和標準,以及對這個行業的責任亦或是情懷。其實作為一個群團組織,官方機構不僅要有社會責任和產生社會價值,還要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母嬰行業是一個良心工程,是一個在責任和愛心中不斷優化自己的過程,在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和產品的同時,讓其深入了解并認同自己,從而終實現社會與經濟價值。現在母嬰人的短板就是“著急”,講究“快“。所以無論是品牌方與渠道商,踏踏實實做內功,扎扎實實做服務,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和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眾所周知,實體母嬰經過多年的沉浮,早已過了跑馬圈地,炒概念的時代。在當今格局下,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加速期,能夠保證實體穩固地位的就是母嬰店的專業知識、售前售后服務,以及為消費者從哺乳到育兒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賦能中國母嬰前沿(CMIF)大會,官方機構能講哪些大實話?
2018年7月24日,母嬰前沿主辦的“2018中國母嬰前沿(CMIF)大會”的圓桌論壇上,也有幸邀請到中國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幼兒發展論壇組委會主任王立華來參與圓桌論壇探討分享“實體母嬰之三大命門:服務升級、渠道升級和品牌升級,該如何規避進入死胡同”?
對此。這場以“破立、重塑、回歸”為主題的千人大會,將聚焦行業問題,聆聽業內專業人士觀點,為所有母嬰人們答疑解惑。母嬰前沿也希望官方機構能講講“真心話”,行業需要權威官方機構的指導和監督,更需要官方機構有政策落地的執行力度,真正幫助母嬰人創造良性健康的商業實操環境。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