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貝熊孕嬰童連鎖商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蔡惠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向婉 長沙報道
母嬰業在10余年的發展進程中,大大小小的母嬰品牌如雨后春筍。據有關數據,自2011年起,母嬰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實現六年內翻番,同行業競爭不可避免,不少業內人認為,其中母嬰連鎖零售是近年來表現突出的行業,初體現為價格戰,甚至出現做負毛利銷售搶占市場的現象,加上電商蠶食,“不賺錢”已然成為該行業內的共識。
伴隨“二孩”政策的促動,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以及商業綜合體對母嬰行業的重視,資本加大投入,消費者呈回流趨勢,不少母嬰連鎖零售品牌在運作上開始戰略性調整。
作為母嬰連鎖行業內一名佼佼者,貝貝熊從2016年開始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自己“步奏”,計劃深耕湖南市場,加速線下店的布局,提升終端市場的占有率,為與供應商的深度黏性合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深耕湖南大力發展線下 重點布局商業綜合體店
“據2017 CBME秋研會上分享的數據,3400家母嬰企業中超70%對現下母嬰市場表示有信心,家庭育兒成本占了足夠分量的比例,90后父母相比80后在育兒上的平均支出高出10%以上。”貝貝熊孕嬰童連鎖商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蔡惠在分享2017年母嬰市場數據時表示,伴隨消費升級,人口出生量的增長,以及平均家庭育兒支出的提升,未來母嬰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貝貝熊也將以顧客導向進行調整和改變。
蔡惠透露,2018年品牌在開店的速度、數量、品質上均會加大投入力度,著力點將放在湖南市場,計劃開設三種類型共16家線下門店,重點布局二、三線優勢區域,其中商業體綜合體店占80%,其次是醫院店和街鋪店。
之所以會加大商業綜合體的進駐力度,甚至與商業地產進行戰略合作,蔡惠認為,這與消費習慣改變也息息相關,業態豐富的商業綜合體已然是客流發動機,巨大的客流帶來的是可觀的銷售,隨著家庭式消費逐漸成為主流,如今母嬰業態也是商業綜合體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而在貝貝熊的戰略布局中,門店級別不同商品結構不同,針對不同消費人群進行甄選優選也是品牌在細分市場上的一個考慮方向,當然,為了保證消費者能選購貝貝熊在售的所有品類商品,蔡惠表示,貝貝熊同時采用020模式進行加持,滿足所有消費需求。
差異化作戰尋找盈利點 行業并購或成趨勢
盈利點稀薄是大部門母嬰連鎖零售的窘態,想要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環境下謀生存,價格戰也就不再可取,尤其是小品牌無法與能拿到優質資源的大型母嬰連鎖抗衡,容易被大浪淘沙。
“未來的母嬰店必定會迎來一次大規模洗牌,并購合資或成趨勢。”蔡惠表示,未來母嬰連鎖行業在區域市場內將形成“一個巨頭”+“兩個特色店”的格局,并透露目前武漢市場已有苗頭。“母嬰店的快速擴張、無法精細化管理將會直接影響母嬰零售企業的健康發展,像貝貝熊有大資本支撐的全直營品牌更具穩步發展優勢。”
“二孩”帶來的紅利引發母嬰市場爭奪戰越演越烈,母嬰連鎖店的核心競爭力也正朝著店面形象、體驗感、專業度、個性化、社交化方向演變。蔡惠認為,不同于商超零售,未來母嬰店進駐門檻及對專業化人才要求越來越高。
如今顧客的消費需求不再單一,不再停留在買賣層面,之所以客群會向線下回流,這與實體店能夠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分不開。而貝貝熊也將在差異化的產品及多元配套服務上找回盈利點。“貝貝熊門店目前已涵蓋有游泳館、小兒推拿、兒童攝影、產后修復等熱門、專業的配套服務,同時擁有直營的兒童服飾品牌。”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