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一些人愛對奶粉指指點點,例如奶粉的生產成本問題。據網上流傳的一個奶粉生產成本的費用構成表,一罐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成本大概就是50多元。據此,有些人就對國產奶粉進行抨擊,說一罐奶粉成本不過是50多元,零售價就賣到了200多塊,太暴利了!一次在一個奶粉銷售的會議上,會議主辦方讓我講一下當前乳業的情況,我就順口講了今年的羊奶收購價從去年的四塊多漲到了五塊多??蛇@個公司的負責人馬上給我發微信說,千萬不能說一斤生奶多少錢,不然消費者一算賬,就會認為這一罐奶粉的價格太高了。我只能是無語,跟這些不了解情況的人沒有啥解釋的。
那一罐奶粉的成本價究竟是多少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不少嬰粉生產企業,調查了企業的老總、生產部門的負責人、技術方面的負責人,大概了解了一個概況。企業的老總說,現在生產嬰粉的利薄的很,稍微不小心就不掙錢,如果出一個質量問題,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月月檢”中被抽查到,那幾乎就是死定了,總局處理這個事情是毫不手軟,產品召回、銷毀,企業停產整改,在媒體上通報幾次,后是按這批產品的銷售額的多少倍罰款,一次質量不合格就把企業罰的幾乎是傾家蕩產。這些費用企業老總自己肯定是要負擔的,但后還是要消費者來埋單的,是計入了生產成本里了。
有人說,企業產品不合格國家罰他們活該,應該讓他們停產關門再也不要生產。我說,這就好像是司機開車一樣,出一次交通事故就把司機打死,肯定也是不對的。國家政府部門處罰企業還是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也是為了教育挽救企業。
工廠的技術管理部門負責人說,現在企業對產品質量抓的特別嚴,一個年產值在1個多億的企業里,按照國家要求,要購置能檢測嬰兒配方奶粉中近百項的儀器設備,每年光是用來購買檢驗耗材、試劑的費用就要400多萬,過去企業的化驗室就是三五個人,現在要三五十個人。僅人員費用每年就要幾百萬。這些費用都是近幾年增加的,都是要算進生產成本里面的。
另外,企業還要應付一些亂七八糟的開支,產品出了問題,媒體要安撫,這也要花錢,對一些事情的處理也要花錢,還有很多的公關費用這些都是要算進成本里面的。
我們前年到國外考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乳品企業,他們對奶粉只是做一個簡單的常規項目檢驗,費用很低,不用購置價格昂貴的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不用檢測那么多的項目。其他的檢測項目交由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他們一般是定期來企業抽樣,回去檢測。如果發現那些項目不合格,會派人來工廠幫助企業查找原因,直至產品質量合格。我們詢問他們,如果產品質量在市場上出了問題怎么辦?會不會罰款停產?他們說一般不會,政府監督管理部門會派人來工廠幫助查找原因,整改。從這個方面來講,不涉及奶源問題,我們的生產成本明顯高于國外。
當然了,我們的嬰粉生產成本高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例如每三年換一次嬰粉生產許可證,哪個企業不得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整改?即將熄火的嬰粉配方注冊制,政府主管部門是不收費的,但企業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誰計算過?僅檢測費用一項可能就是一筆巨資,這個費用消費者不埋單誰來埋單?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