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做的好不好子宮復舊非常重要!
子宮是孕育寶寶的重地,女性生產后,在月子期間注意身體調養,有助于產后子宮的恢復。
那么,產后多久子宮能恢復好?如何判斷產后子宮恢復情況呢?如何促進子宮恢復?產后子宮恢復不好怎么辦?這些都是新媽媽應該在了解的知識。
產后子宮恢復的過程
產后子宮的復原主要包括子宮體,子宮頸和子宮內膜三部分。
①子宮體的恢復
胎盤娩出后,子宮會即刻收縮,可以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宮體,其高處與肚臍水平同高。之后,子宮體高度每天會降1-2厘米,約在分娩后10-14天,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
②子宮頸的恢復
生產剛結束后時,因為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極其柔軟,子宮頸壁很薄,7天后才能恢復原狀。7-10日后子宮頸內口關閉,直到分娩后大約4周,子宮頸才能恢復正常大小。
③子宮內膜的恢復
胎盤、胎膜與子宮壁相分離,經由母體排出后,會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長出新的子宮內膜。
分娩后約10天,除了胎盤附著面,其余部分的子宮腔會完全被新生的內膜覆蓋。剛生產后,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有手掌那么大,產后約2周,直徑縮小到3-4厘米,直到產后6-8周愈合。
如何來判斷產后子宮恢復的情況?
在胎盤排出之后,子宮會生理性收縮,具有對稱性和極性,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宮體(板球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之后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2厘米,大約在產后10-14天內,子宮變小到完全降入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一般情況下,惡露在產后4周即28天就會干凈。有的產婦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正常情況下長也不會超過42天。
過了42天惡露還不干凈,則提示子宮縮復不良。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異味,整個恢復期惡露可達500ml。產后3天為紅色,4-14天淡紅色,14天后為白色。
如果伴有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應先警惕子宮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盤殘留引起子宮收縮乏力和子宮胎盤附著面復舊不良,孕期或分娩時存在隱性感染而產后抵抗力低使感染上行從而導致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或子宮剖宮產傷口愈合不良等,都需要盡早到醫院就診,予以治療。
如何更好的進行子宮恢復
產后要想促進子宮恢復良好正常產婦還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一,產后要避免長期臥位,以免惡露積聚,影響子宮恢復,一般產后6-8小時后就需要半臥位了。新媽媽在完成生產之后第二天,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下床走動,有利于身體生理機能以及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惡露排出。
二,產后盡量不要憋尿,要勤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恢復。
三,產后一般需要口服益母草類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以促進惡露的排出且使子宮快速恢復。
四,產后盡量高蛋白低脂舫飲食,避免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子宮恢復。
五,產后盡量側臥位,避免仰臥,以防子宮過度后傾。
六,產后做到盡量母乳喂養,嬰兒的吸吮會促進子宮進一步的收縮,幫助子宮好的恢復。
七,選擇專業產后修復機構,更快、更好、更科學的幫助媽咪恢復身體。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