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二胎政策開放以來,新生兒數量大幅增長。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2020年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2億人左右。激增的新生人口,將大幅度刺激母嬰用品需求。奶粉、紙尿褲、幼兒洗護用品等產品類目成為了各大品牌未來研發重點。母嬰護理衍生出來的專業孕期健身、產后恢復塑形產品也在主力90后媽媽群體中備受追捧,引發行業關注,成為母嬰行業豐富產品線的重要方向。
隨著互聯網移動端的持續升級,母嬰產業滲透力逐漸從一二線城市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大型綜合平臺電商(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迎合爆發式的產品需求,開設母嬰專區,加速孕嬰周邊產品在中小城市的滲透,汲取強大購買力。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母嬰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3606億元,2016年母嬰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9645億元,同比增長167.47%。預計到2017年末中國母嬰電商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元。
受益于二胎政策的落地,母嬰電商市場的玩法不再拘泥于綜合類平臺,母嬰類垂直平臺如“雨后春筍”,呈現爆發式增長。90后新時代寶爸寶媽對移動客戶端的偏好,加速老牌母嬰APP的更新迭代。2017年,手機母嬰軟件在呈現井噴式局面,“育兒神器”層出不窮,孕育管家、貝貝、美柚、蜜芽等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人氣APP。如今母嬰類APP已不拘泥于單一的零售或平臺服務,而是從年輕群體入手,將單一消耗品的售賣拓展與社區體驗融合成一站式服務,結合媽媽社群模式,開創社區型資訊,將共享概念引入母嬰行業,讓消費體驗更豐富完善。
另一個明顯的大趨勢,是國內外品牌格局的悄然轉變。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國內不少實力大企業也將目光投向了母嬰市場,專門研發開辟了相關細分產品線。以日化類品牌的衍生為例,長江實業集團所投資的60年老品牌“白貓”,也在今年孵化了母嬰洗護新品牌“小白貓”,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專業母嬰用品和服務。天貓平臺數據顯示,2017年1月母嬰洗護類目品牌成交量,進口品牌還獨占鰲頭,而到2017年9月母嬰洗護類目品牌成交量的前四位中,全棉時代、子初等國產品牌已赫然占據三位。國產母嬰品牌的崛起,漸漸打破進口品牌在行業中的優勢格局,這種良性競爭更有利于中國市場母嬰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是大勢所趨。
當前,二胎政策拉力已持續顯現,母嬰行業前景仍然一片大好。但過往三聚氰胺和恒天然等品質信任危機,仍未在消費者心中完全解除,成為行業未來發展需邁過的重大關卡。在行業逐漸崛起的大環境下,希望企業品牌能夠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嚴格規范、踏實審慎,在誠實守信的基礎上,真正迎來母嬰行業“第二春”。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