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瑞和家庭親子平臺親寶寶聯合發布了《中國母嬰家庭人群白皮書》。
本報告中的重要觀點及數據:
① 移動化趨勢成主流,移動端使用時長占比88.2%;
② 70.1%用戶每天多次使用母嬰App ,高頻長時用戶占13.6%;
③ 晚餐后、入睡前是用戶活躍度高時段;
④ 母嬰產品的消費頻次較高,每月購買多次的用戶占比近70%;
⑤ 母嬰產品線上垂直渠道購買率占比28.0%;
⑥ 廣告形式方面,傳統圖文廣告識別度和接受度高。
隨著這份報告的發布,“母嬰家庭”的概念被業界更進一步認知。通過報告可以看出,在母嬰產業迎接變革的當下,由家庭人群共同參與的母嬰生態正在形成。
家庭消費決策方面,88.6%和61.9%的家庭分別將媽媽和爸爸作為主要決策者之一;而在母嬰消費決策方面,91.7%和51.9%的家庭分別將媽媽和爸爸作為主要決策者之一。整體而言,爸爸媽媽占據了消費決策的主導地位。此外,還有24.9%和23.5%的家庭分別將祖父母/外祖父母作為家庭消費決策和母嬰消費決策的主要決策者之一。而相較于家庭消費決策而言,女性親屬在母嬰消費決策上的發言權相對較高。
在筆者看來,由家庭人群共同參與的母嬰生態不管從用戶粘度還是產品增長度乃至商業模式的拓維來講,都比過去單一的母親孩子主導的母嬰產品前景更為宏大,更能滿足新消費時期市場的需求。
長遠來看,在大數據時代,每一個家庭用戶背后都是一個大數據承載體,用戶在母嬰平臺進行互動產生的數據價值,將為未來母嬰平臺的服務落地帶來非常大的意義。而這些價值的升級,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
消費升級 親子服務產業進入發展縱深期
進入2017年以來,隨著結構調整和消費升級改革的進一步加速,我國母嬰市場尤其是家庭母嬰市場發展進入縱深期,一切的現狀都在表面市場急需消費升級。
在消費升級時代,以家庭為單位的用戶群體,他們的參與成為了我們親子服務產業升級的基礎。通過《報告》中消費作用力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除了爸爸媽媽對消費起決策作用以外,祖父母們也對決策產生了影響。而這種相互間的影響,又可以促進用戶和平臺之間的粘度,提升廣告營銷的社交互動效應。
親子+時代家庭參與 重塑母嬰新生態
在過去的認知中,所謂母嬰市場主要的參與者是母親和孩子,所以我們的各類互聯網APP從產品研發層面就忽略了其他的家庭成員。然而,家庭成員的組成雖然是多元的,但家庭互動的需求卻是剛需,父親乃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員也應該參與到親子教育的環節,共享移動互聯為家庭生活帶來的便捷。
二胎政策放開后,母嬰家庭規模進一步擴大,人口紅利為母嬰行業的發展帶來助推力。加之育兒理念和消費理念不斷升級,母嬰App使用群體從母親擴大至母嬰家庭,各家庭成員對于育兒過程所涉及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均存在作用力。
來源:全景網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