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幼兒配方奶粉政策明確規定,每個企業生產的幼兒奶粉配方數量不得超過3個,產品名稱中有動物性來源的,應當在配方組成中標明使用的生乳、乳粉、乳清(蛋白)粉等乳制品原料的動物性來源。業內人士分析,按此規定,國內幼兒羊奶粉市場將加速洗牌,可能會有四分之三、近150個國產羊奶粉品牌退出市場。
盡管如此,羊奶粉坐擁50億元市場份額,仍是奶粉消費升級的下一個風口。縱觀國內市場,雖然羊乳產品因為質量問題不時成為媒體報道中的主角,但廣闊的市場前景仍舊吸引了眾多企業涉足其中。
按國家規定標清成分的就是合格產品
作為一種新興的奶粉品種,羊奶粉營養豐富、易吸收、不易過敏,近年來被媽媽們越捧越紅。然而,“國內羊奶粉大多數都摻入了牛乳清粉,增多了一種過敏原。”的說法卻將羊奶粉推上了“風口浪尖”,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早前,記者在采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陜西省奶山羊產業體系席科學家曹斌云教授時,曾提到過關于羊乳清粉的問題。他非常肯定地表示,牛乳清粉或羊乳清粉都是奶酪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在本質和營養上沒有根本區別,國家在奶粉生產標準中也沒有進行專門要求。“個別企業炒作羊乳清粉沒有意義,也經不起檢測。”
在奶粉新政實施后,曹教授再次明確表態:依據國家規定,乳企可用牛羊乳原料生產加工幼兒配方奶粉。只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按照配方注冊中注冊的成分進行標注和生產,就是合格產品。他介紹,“牛乳清粉經過發酵和酶解處理以后,發生乳糖不耐癥和過敏反應的幾率很小。引起過敏的主要是個別酪蛋白,不管是羊乳清粉或是牛乳清粉,在配方奶粉中產生的效果其實都一樣,可降低酪蛋白含量,幫助嬰兒對配方奶粉的消化。”
為什么要在幼兒配方奶粉中添加乳清粉?
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陜西省奶山羊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崗位科學家告訴記者,“羊乳清粉和牛乳清粉的組成相同,成分含量差異不大。添加乳清粉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配方奶粉的成分更。”他介紹,牛乳、羊乳和母乳在蛋白質組成方面有一定差別,母乳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為40∶60,牛乳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為80∶20,羊乳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為75∶25。國家標準規定,奶粉中乳清蛋白在蛋白質含量中的占比要大于60,這就要求配方奶粉必須提高乳清蛋白的含量,實現這一要求的方法就是添加脫鹽乳清粉。
在北京市一家孕嬰童用品店,記者發現,在售的幼兒配方羊奶粉有三種,均為國外生產,在配料表中都標明其所用的是羊乳清粉。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用品店的電商平臺上,某知名進口羊奶粉品牌在產品介紹中專門提醒,稱“標注脫鹽乳清粉的可能不是羊乳清粉”。
為此,記者專門請教了張教授,他表示,不排除有炒作乳清粉概念來打壓國產羊奶粉的嫌疑。
“因為幼兒腎臟承受能力有限,所以無論牛奶粉還是羊奶粉,添加的都必須是脫鹽乳清粉。該產品做這樣提醒欠妥。”
未來掌握羊乳清粉資源的就是“贏家”
羊乳清粉資源有限,這是羊奶粉市場面臨的待解難題。據記者了解,目前,世界各國的純正羊乳清粉產量很低,基本無法滿足現有大型乳企的需求。由于資源稀缺、制作工藝復雜,羊乳清粉的價格每噸高達15萬元,便宜的時候每噸也要8萬元,而牛乳清粉的價格為每噸1.5萬元~2萬元,要遠遠低于羊乳清粉的價格。所以,掌握了乳清粉資源就等于掌握了市場。目前,有敏銳眼光的國內企業其實已經開始發力和轉型,云南已經有企業開始生產羊乳清粉。隨著脫鹽工藝的完善,我國也可以大量生產羊乳清粉,逐步滿足幼兒配方奶粉加工對于羊乳清粉的需求。隨著幼兒配方奶粉注冊制的推行,要求奶粉加工企業對于不同來源的原料奶和乳清粉進行標注,也將提升相關企業開發羊奶乳清粉的積極性。
陜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投資800萬元,對原廠進行了重建和擴建,建成具有九十年代國內水平、日處理鮮奶65噸,年產奶粉3000噸的乳品生產線。截至目前美羚日加工鮮奶600噸的幼兒乳粉生產線,嚴格按照國家乳制品新標準和GMP規范設計。采用了國際上先進的蒸汽直噴殺菌、閃蒸脫膻技術和上進上排低溫附聚粉塔工藝,能有效的保證產品的營養、安全、速溶。
2016年6月份陜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3萬畝奶山羊生態養殖”項目開始實施,新型養殖模式把果樹栽種和奶山羊養殖有機結合,形成一條有機生態循環養殖的模式。該模式提倡綠色環保、天然生態、有機循環的創新理念,給奶山羊產業化發展提供具有極強可操作性的新思路。該項目的成功實施,為新型奶山羊產業化發展開創一個新模板。
未來羊奶粉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進口羊奶粉也會越來越多。國內羊乳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可效仿陜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嚴格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思路來發展。我國是奶山羊養殖大國,占據著資源優勢的我們,不應該被乳清粉原料所限制。面臨新政實施后的市場大環境,羊乳企業更應該臨危不亂,依靠科技進步和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的競爭水平和經濟效益,在羊奶粉這片新藍海里搶占一席之地。
在線咨詢